化工生物学院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在纳米造影剂材料研究获重要进展 成果有助早期肿瘤造影识别诊断

25.06.2015  12:42
        近日,我校化工生物学院史向阳教授课题组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张贵祥主任医师合作,利用树状大分子多重独特性质制备了叶酸靶向的、Au/Fe3O4的摩尔比可控的、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的Au/Fe3O4复合纳米颗粒造影剂材料。该材料具备优化的X-射线衰减效应和T2弛豫性能,可用于动物体内肿瘤模型的靶向CT/MR双模态成像诊断,有助医疗人员主动识别早期肿瘤,为肿瘤CT/MR双模态成像纳米造影剂的可控构建提供了一个较优秀范例。
        该研究成果最近还以《树状大分子辅助的Fe3O4/Au纳米复合颗粒合成及其靶向CT/MR双模态肿瘤成像》(Dendrimer-Assisted  Formation  of  Fe3O4/Au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for  Targeted  Dual  Mode  CT/MR  Imaging  of  Tumors)为题发表在国际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学术期刊之一的《Small》上,还被报道全球纳米、能源、生物医学与健康等领域最新科研进展的“MaterialsViewsChina.com”网站以《用于CT/MR双模态靶向肿瘤成像的Fe3O4/Au复合纳米颗粒》为题进行了专门新闻报道(链接:http://www.materialsviewschina.com/2015/06/16873/)。相关研究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支持计划的资助。


        史向阳教授课题组现有师生近30人,团队合力自2008年开始从事各种基于树状大分子或生物相容性高分子的多功能纳米平台的构建及其肿瘤诊断和治疗应用。近五年,课题组成员发表和被接收SCI期刊论文134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4.0的84篇,影响因子大于8.0的17篇,获国家授权专利44项。据了解,在此次取得的研究工作成果基础上,目前课题组正与合作者就该多功能纳米平台用于其它肿瘤模型做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和评估。

        (图片由史向阳教授课题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