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院举办2014级新生家长学校

23.12.2014  14:42

       为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积极探索和创新多元、互动的家校合作育人体系。2014年12月,社区学院针对2014级新生举办了第三期家长学校。

                                                    合力育人新载体,崇明金山齐商讨

       12月6日,“上海大学2014级新生家长学校进崇明”活动在崇明县委党校顺利举行,此次已是我校连续第16次开展崇明新生家访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通过“专题汇报”及“座谈交流”两种形式进行,旨在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育人特色,传递我校育人理念,增进家校协同育人的实效。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孟祥栋、社区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伟平带队,学工办和相关学院辅导员代表一行17人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12月6日,2014级社区学院金山家长会举行,学生家长与社区学院党政领导和辅导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生的培养问题,家长会由社区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玉华主持。社区学院常务副院长阚树林首先介绍了上海大学独具特色的办学体制、社区学院副院长陈秋玲为家长做了《2014级新生适应性教育情况报告》、社区学院副院长何幼桦报告了2014级新生秋季学期成绩情况。上海大学招毕办许明老师以上海大学优秀毕业生家长的身份为在座的学生家长分享了他的家庭教育经验。最后,社区学院党委书记张洁作了总结发言,让家长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社区学院,同时恳请家长与学院一起努力,并帮助学生一起合理地规划大学,力争培养好每一位学生。

                                                     家校联动齐动员,共聚宝山再交流

       12月13日,社区学院2014级学生举办第三期家长学校在宝山校区举行。一早,在J楼大厅,理工、人文、经管四个学工组的辅导员已经在等候家长的到来,学生志愿者积极引导家长到对应的学工组签到,同时辅导员就学生秋季学期成绩、冬季学期课程等情况与家长进行了交流。

       上午9:30,社区学院2014级新生家长学校(宝山校区)在社区学院党委书记张洁主持下,在J202准时开始。社区学院常务副院长阚树林向与会家长介绍了学院工作及学生整体学习等情况:一、新生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生活,经济和沟通方面等的适应情况,希望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二、学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许多不同的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基础课答疑、成才训练营等,为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搭建了平台。三、秋季学期学习效果分析。通过与历届学生的比较,向家长展示了秋季学期各大类学生在各学科上的学习效果。四、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包括关注秋冬成绩状态转移情况,关注专业分流政策,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把握好第一学年等。

      之后,招毕办副主任傅新华做了生涯规划和家长经验的分享。讲述了女儿在大学期间的成长经历,如何处理好学习和社团的关系;在选择专业方面,要与兴趣、性格相适;不要单以社会热点为选择标准;不要单以家长观点为选择标准。希望老师、家长和学生能够有良好的沟通,从而了解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要多参与社会实践与学习,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接着计算机学院学生张健浩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是上海大学实施大类招生的第一届学生,在本科期间获得过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牌、上海大学特等奖学金,担任过上海市市级创新项目负责人,也在国外会议上发表过paper。在刚刚结束的研究生推免中,被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免试录取。因为要学习编程,假期总是比别人少,父母会埋怨他很少回家,但是,他都坚持了下来。

       最后,学工办主任王军华做总结发言。他强调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支持,才能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平台。

       会上,学生家长就关心的问题向家长学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会场的讲座结束后,学生家长就学生的各种情况向与理工、人文、经管四个学工组的辅导员作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在钱伟长校长“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2007年上海大学秉承传统家校合作模式的优势,结合新的社会形势、教育实际,首设“家长学校”,不断拓展家校合作内涵,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家校育人模式。在2014年8月15日新生入学报到当天,已有不少学生家长,尤其是外地学生家长通过学校、学院组织的家长会,初步了解了上海大学的办学特色及育人理念。此次家长学校是在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之后,社区学院针对2014级新生开设的第三期家长学校,学院党政班子十分重视,全员参与,准备充分,希望通过开办家长学校,进一步传递学校的育人理念,深入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增进家校协同育人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