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早香软1号”等3个软米类型新品种(系)获好评

23.09.2016  11:08

          “这三个品种的大米吃起来口感柔软有弹性,而且饭冷了也不会硬。”市农科院日前在崇明区举办优质“国庆稻”现场观摩及品尝推介会,活动现场,专家们对“沪早香软1号”、“沪早香软2号”、“沪早软粳”3个优质早稻新品种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国庆大米由于上市早、生育期短,大都外观和口感欠佳,这也是传统国庆稻米市场需求和种植面积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水稻育种水平的提高,上海已育成了一批优良食味国庆稻新品种,如松江区农技中心育成的“松早香1号”已成为上海市国庆大米主导品种,受到市场欢迎。近年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应用现代育种技术,通过集聚早熟、香味和软米等优良基因,相继育成了“沪早香软1号”、“沪早香软2号”、“沪早软粳”等香味浓郁、口感绵软柔滑有弹性的系列优质早稻新品种。2014年-2015年期间在沪郊多个区进行了种植示范,在2015年还举办了三次国庆米食味品尝会,“沪早香软1号”、“沪早香软2号”、“沪早软粳”三个新品种无论在外观品质、产量等综合性状还是在关键的食味口感方面都获得了专家和相关企业的一致好评。“‘沪早香软1号’和‘沪早香软2号’的亩产在500-550公斤;‘沪早软粳’则在550-600公斤;口感软糯的原因是它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0%上下,比一般的粳米要高。”市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吴书俊这样说道。

  数据显示,上海大米市场年需求量大约在280万吨,每月需求约23.3万吨,而当前上海的国庆稻种植面积大约在4万多亩,可产国庆大米不足1.5万吨,远低于晚粳新大米在11月上市前的市场需求量。由此可见,当前优质国庆大米在上海有着巨大的需求和市场。

  据悉,崇明自2003年确立发展生态岛建设目标以来,长期把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优质稻米已成为崇明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作为当前上海最大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崇明虽然已在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缺乏具有崇明自主产权的优良食味米品种,优质稻米产业化规模不大,对上海巨大的优质稻米消费市场和需求供应能力不足,尤其是优质国庆稻米产业才刚刚起步,对于崇明岛从供给侧调优水稻种植品种结构具有重要的产业意义。吴书俊介绍,市农科院与崇明的科技合作由来已久,双方围绕优质米产业发展,将着力推进“沪早香软1号”、“沪早香软2号”、“沪早软粳”等特色早熟优质国庆稻米新品种(系)在崇明岛的示范开发,建设具有崇明特色的优质食味国庆稻米品牌。

        记者 杨清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