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低年级小学生实行“等第制”评价 未来将推广至高年级

25.08.2015  10:58


  新学年,小学一二年级新版 《学生成长记录册》 将对学生各学科课程学习情况,分“学业成果”、“学习表现”、“学习兴趣”3个维度进行等第综合评价。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目前本市正在组织编制小学中高年级学科“等第制”评价指南,逐步使“等第制”评价由小学低年级向中高年级延伸,由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向其他学科拓展。

  市教委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了两期“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俗称“零起点”、“等第制”)专项问卷调查。首期面向全市近16余万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二期有针对性地选取了172所执行政策较弱的小学进行跟踪问卷调查。二期调查数据表明,172所小学进步明显:54.91%的家长表示学校每周能开展一次“快乐活动日”,在第一期调查中这一比例仅为32.53%;在“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方面,家长选择“从不”的比例由第一期的10.96%提高到41.88%;选择“有书面考试”的比例,则从第一期的82.81%下降到第二期的32.97%;选择“经常或总是”进行排名或变相排名的比例,从第一期的15.54%下降到8.28%。

  接受调查的家长表示学生学习状态与第一期数据相比有了改善:学习压力小的百分比从第一期的30.93%提高到第二期的74.19%;对学习“非常或比较”感兴趣的比例从第一期的62.36%提高到第二期的91.03%。学生在“学校适应”与“上学愉悦度”方面也有变化。市教委基教处调研员朱蕾分析说,数据表明政策执行情况、教师激励行为、学生睡眠时间与学生学习状态呈显著正相关,学校在各项政策上执行越好,教师对学生采用等第评价并给予更多鼓励和表扬,更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睡眠时间越充足,学生的学习状态就越好。

  市教委基教处处长郑方贤表示,新学年,本市将深入推进小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将实施情况与成效列入学校年终考核评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