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媒体聚焦第四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

13.11.2014  18:50

      11月9日至12日,第四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在我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35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深入研讨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特别是分子传感与分子逻辑门、超分子组装和分子机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人民网、《解放日报》、中国新闻网、腾讯网、《新闻晨报》、上海教育新闻网、科学网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人民网】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在华东理工举行  

 

      人民网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姜泓冰)一支神奇的磁—光双功能新型探针,可以让原本很难早期诊断的肺癌在早期“现形”,从而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这种由华东理工大学科研人员设计小小探针,是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器件的应用之一。不说不知道,这种器件还可广泛应用在复杂生物和环境体系的内状态信息表达、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荧光组织化学研究等领域,开创了众多交叉学科研究的新突破。

      11月9日至12日,35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出席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深入研讨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特别是分子传感与分子逻辑门、超分子组装和分子机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

      据了解,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首届会议即于2007年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今年会议的主题包括分子传感器、分子逻辑门、超分子组装及其分子机器等。

      本次研讨会安排了5场大会报告。9日下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David A. Leigh在主题为“最小分子机器的构建”的大会报告中,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在人工分子机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及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此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化学会志副主编Eric V. Ansly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L.Sessler教授,日本九州大学教授Seiji Shinkai和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A. P. de Silva教授将分别就“超分子探针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杯[4]吡咯:阴离子调控的分子容器的识别、自组装以及分子逻辑”、“从传统分子机器到动态仿生体系”和“分子逻辑计算”等主题做报告。此外,会议还设有33个邀请报告、50个口头报告及140余个墙报。有来自25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们通过不同形式对目前分子传感与逻辑门、超分子组装与分子机器等相关研究领域最前沿、最热门、最普遍的研究方向和多个研究热点深入交流。

      据大会主办方介绍,分子传感与分子逻辑的研究目前涉及到材料、化学、物理、微电子、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界面工程等多个交叉学科,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在复杂生物和环境体系的内状态信息表达、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荧光组织化学研究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国际会议的召开,将有利于促进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加强国内外的合作,能促进我国光电功能材料化学与化工领域以及其他化学、生物等跨学科领域的发展,提高该领域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和地位。

     

        原文来源:人民网 2014-11-10 | 作者:姜泓冰

      原文链接: http://sh.people.com.cn/n/2014/1110/c176739-22864170.html

 

解放日报》:最小分子机器构建完成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世界上最微型化的机器只有一个纳米尺度,相当于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粗细,要用获得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才能发现。日前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的“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上,作为世界上两个最顶尖的分子机器实验室之一,英国戴维•A•雷实验室透露,他们实现最小人工分子机器构建,给分子戴上了“手表”。
      研究人员采用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组装分子机器,其中一个线形化合物作为轴体,另一个环状化合物作为主体,相当于手腕与手表。利用化合物分子之间的弱作用力,他们通过酸碱控制或光控制,让分子“手表”套上分子轴。而且,轴上具有分子可识别的位点,“手表”能够恰到好处地停在需要的位置,不会滑脱,同时可控移位。
      目前,这种分子组合体被称为“轮烷”,可以执行最基本也最常见的往复机械运动。据介绍,在生命科学领域,分子机器可大量组装,行使人体组织机能,比如帮助肌肉萎缩症患者控制这些“人造肌肉”。又如,这类分子机器可按特定条件运动,实现开启与关断,因此可作为“药物开关“,按需按时操控药物释放。

 

      原文来源:《解放日报》2014-11-12第06版 |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4-11/12/content_35934.htm

 

【中国新闻网】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在华东理工举行

 

      中新上海网11月9日电 (张婷)35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9日齐聚华东理工大学,出席由该校主办的第四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深入研讨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特别是分子传感与分子逻辑门、超分子组装和分子机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中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肺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治愈率极低。有没有一种方法,让肺癌在早期即可“现行”?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解聚集的磁—光双功能新型探针,可用于早期肺癌的检测。
      这种新型探针,正是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器件的应用之一。它们还可被广泛应用在复杂生物和环境体系的内状态信息表达、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荧光组织化学研究等领域,开创了众多交叉学科研究的新突破。
      主办方介绍,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首届会议即于2007年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包括分子传感器、分子逻辑门、超分子组装及其分子机器等,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院士、田禾院士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曲大辉教授担任大会秘书长。
      当天,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David A. Leigh的大会报告拉开了这场学术盛宴的序幕。他在主题为“最小分子机器的构建”的大会报告中,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在人工分子机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及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此外,本次研讨会还安排了4场大会报告,分别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化学会志副主编Eric V. Anslyn的“超分子探针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L.Sessler教授的“杯[4]吡咯:阴离子调控的分子容器的识别、自组装以及分子逻辑”,日本九州大学教授Seiji Shinkai的“从传统分子机器到动态仿生体系”,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A. P. de Silva教授的“分子逻辑计算”。
      除大会报告外,会议还设有33个邀请报告、50个口头报告及140余个墙报。来自韩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日本、荷兰、爱尔兰、瑞典、印度和中国等25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学术报告、墙报、专题研讨等形式,对目前分子传感与逻辑门、超分子组装与分子机器等相关研究领域最前沿、最热门、最普遍的研究方向和多个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会议期间,大会组委会还分别向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L.Sessler教授、日本九州大学Seiji Shinkai教授颁发了2014年度的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奖,以表彰Jonathan L.Sessler教授在比色型探针、杯吡咯的自组装以及分子逻辑器件的设计等领域的杰出贡献,以及Seiji Shinkai教授在分子机器、功能杯芳烃、超分子凝胶等领域的重要贡献。
      “本次大会对加速我国在该领域研究队伍的建设,以及提高我国在化学与化工领域的世界影响和地位,都有重要意义。”据大会主办方介绍,分子传感与分子逻辑的研究目前涉及到材料、化学、物理、微电子、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界面工程等多个交叉学科,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在复杂生物和环境体系的内状态信息表达、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荧光组织化学研究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原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11-09 | 作者:张婷

      原文链接: http://www.sh.chinanews.com/web/sh/viewarticle?groupId=10179&articleId=153767

 

【腾讯•大申网】华理“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开幕:肺癌早发现早治疗成现实  

 

      11月9日至12日,25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们齐聚华东理工大学,出席由该校主办的第四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

 

现实:肺癌患者治愈率低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肺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治愈率极低。有没有一种方法,让肺癌在早期即可“现行”?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解聚集的磁—光双功能新型探针,可用于早期肺癌的检测。
      这种新型探针,正是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器件的应用之一。

 

全球性研究:分子传感和逻辑门

 

      分子传感器由于具有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使用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备受人们关注,它在分析化学、临床化学、微电子学、生物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许多重要应用,是当今化学学科的一个热点和前沿研究领域。分子逻辑门也是目前非常活跃的领域,有可能解决电子计算机发展的瓶颈问题。与数字电路中的逻辑门概念类似,它是用分子来分别描述逻辑门,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而实现分子水平上的逻辑操作。

 

交流: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

 

      11月9日至12日,350多位来自韩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日本、荷兰、爱尔兰、瑞典、印度和中国等25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们齐聚华东理工大学,出席由该校主办的第四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深入研讨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特别是分子传感与分子逻辑门、超分子组装和分子机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     

      据主办方介绍,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首届会议即于2007年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包括分子传感器、分子逻辑门、超分子组装及其分子机器等,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院士、田禾院士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曲大辉教授担任大会秘书长。

      此外,本次研讨会还安排了4场大会报告,分别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化学会志副主编Eric V. Anslyn的“超分子探针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L.Sessler教授的“杯[4]吡咯:阴离子调控的分子容器的识别、自组装以及分子逻辑”,日本九州大学教授Seiji Shinkai的“从传统分子机器到动态仿生体系”,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A. P. de Silva教授的“分子逻辑计算”。
      会议期间,大会组委会还分别向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L.Sessler教授、日本九州大学Seiji Shinkai教授颁发了2014年度的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奖,以表彰Jonathan L.Sessler教授在比色型探针、杯吡咯的自组装以及分子逻辑器件的设计等领域的杰出贡献,以及Seiji Shinkai教授在分子机器、功能杯芳烃、超分子凝胶等领域的重要贡献。

 

展望:多领域交叉合作造福全人类

 

      据大会主办方介绍,分子传感与分子逻辑的研究目前涉及到材料、化学、物理、微电子、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界面工程等多个交叉学科,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在复杂生物和环境体系的内状态信息表达、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荧光组织化学研究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原文来源:腾讯•大申网 2014-11-10 | 作者:李汶橦

      原文链接: http://sh.qq.com/a/20141110/014602.htm

 

新闻晨报》:早期肺癌有了检测方法
华东理工用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器件来帮忙 

     

      晨报讯  肺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治愈率极低。可有没有一种方法,让肺癌在早期即可“现行”,华东理工大学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解聚集的磁-光双功能新型探针,可用于早期肺癌的检测。这种新型探针,正是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器件的应用之一。
      昨天,35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华东理工大学,出席由该校主办的第四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主办方表示,作为有机光电功能分子与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分子逻辑门是目前非常活跃的领域,由于它们目前的应用前景发展迅速,被广泛应用在复杂生物和环境体系的内状态信息表达、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荧光组织化学研究等领域,开创了众多交叉学科研究的新突破。

 

      原文来源:《新闻晨报》2014-11-10第A10版 |作者:董川峰

      原文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4-11/10/content_35136.htm

 

【科学网】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在华东理工举行

 

      科学网上海11月10日讯 (记者黄辛 通讯员张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肺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治愈率极低。有没有一种方法,让肺癌在早期即可“现行”?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解聚集的磁—光双功能新型探针,可用于早期肺癌的检测。

      这种新型探针,正是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器件的应用之一。它们还可被广泛应用在复杂生物和环境体系的内状态信息表达、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荧光组织化学研究等领域,开创了众多交叉学科研究的新突破。

      11月9日至12日,35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华东理工大学,出席由该校主办的第四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深入研讨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特别是分子传感与分子逻辑门、超分子组装和分子机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田禾院士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曲大辉教授担任大会秘书长。

      9日下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David A. Leigh的大会报告拉开了这场学术盛宴的序幕。他在主题为“最小分子机器的构建”的大会报告中,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在人工分子机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及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此外,本次研讨会还安排了4场大会报告,分别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化学会志副主编Eric V. Anslyn的“超分子探针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L.Sessler教授的“杯[4]吡咯:阴离子调控的分子容器的识别、自组装以及分子逻辑”,日本九州大学教授Seiji Shinkai的“从传统分子机器到动态仿生体系”,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A. P. de Silva教授的“分子逻辑计算”。

      除大会报告外,会议还设有33个邀请报告、50个口头报告及140余个墙报。来自韩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日本、荷兰、爱尔兰、瑞典、印度和中国等25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学术报告、墙报、专题研讨等形式,对目前分子传感与逻辑门、超分子组装与分子机器等相关研究领域最前沿、最热门、最普遍的研究方向和多个研究热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会议期间,大会组委会还分别向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L.Sessler教授、日本九州大学Seiji Shinkai教授颁发了2014年度的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奖,以表彰Jonathan L.Sessler教授在比色型探针、杯吡咯的自组装以及分子逻辑器件的设计等领域的杰出贡献,以及Seiji Shinkai教授在分子机器、功能杯芳烃、超分子凝胶等领域的重要贡献。

      “本次大会对加速我国在该领域研究队伍的建设,以及提高我国在化学与化工领域的世界影响和地位,都有重要意义。”据大会主席田禾表示,分子传感与分子逻辑的研究涉及到材料、化学、物理、微电子、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界面工程等多个交叉学科,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在复杂生物和环境体系的内状态信息表达、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荧光组织化学研究领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原文来源:科学网 2014-11-10 | 作者:黄辛 张婷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1/307133.shtm

 

【上海教育新闻网】第四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在沪召开

 

      昨天(11月9日),来自25个国家35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华东理工大学,出席由该校主办的第四届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深入研讨有机光电功能分子,特别是分子传感与分子逻辑门、超分子组装和分子机器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解聚集的磁—光双功能新型探针,可用于早期肺癌的检测。这种新型探针,正是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器件的应用之一。作为有机光电功能分子与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有机分子传感和逻辑门的研究近三十年来发展很快,它涉及材料、化学、物理、微电子、生物影像、界面工程等多个交叉学科,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它们还可被广泛应用在复杂生物和环境体系的内状态信息表达、药物高通量筛选及荧光组织化学研究等领域,开创了众多交叉学科研究的新突破。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旭红介绍,分子传感与逻辑门国际会议每两年举办一届,首届会议即于2007年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包括分子传感器、分子逻辑门、超分子组装及其分子机器等,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院士、田禾院士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曲大辉教授担任大会秘书长。

      当天,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David A. Leigh以风趣幽默的报告拉开了这场学术盛宴的序幕。此外,本次研讨会还安排了4场大会报告、33个邀请报告、50个口头报告及140余个墙报。来自韩国、美国、英国、和中国等25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学术报告、墙报、专题研讨等形式,对目前分子传感与逻辑门等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会议期间,大会组委会还分别向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L.Sessler教授、日本九州大学Seiji Shinkai教授颁发了2014年度的分子传感和逻辑门奖,以表彰Jonathan L.Sessler教授在比色型探针、杯吡咯的自组装以及分子逻辑器件的设计等领域的杰出贡献,以及Seiji Shinkai教授在分子机器、功能杯芳烃、超分子凝胶等领域的重要贡献。

 

      原文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4-11-10 |作者:金寒草 尚菁 张婷
      原文链接: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4/11/10/98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