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26.03.2015  13:16

  文/沈祯炜

  徐悲鸿,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现代画家史的一名响当当的大家,有国际美术评论称他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对近现代中国画坛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不仅在绘画上引进了西方现代主义写实美术理论,还形成了独特的绘画和教育理论,对目前我国现代美术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时间荏苒,岁月如梭,恰逢绘画大家徐悲鸿诞辰12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5年3月12日发行中国近代国画大师(徐悲鸿)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4枚,其中金币2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此次,我们要鉴赏便是这套纪念币中,相当具有代表意义的155.52克(5盎司)“六骏”图长方形金质纪念币。

  众所周知,《六骏图》是徐悲鸿画马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六骏图》顾名思义,就是表现六匹强而有力的骏马不断向前奔驰。在这枚纪念币中,这六匹雄壮有力的骏马成为蓝本,永远镶嵌在了纪念币的背面。拿起这枚方形的纪念币,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正面“中国人民共和国”字样和“国徽”,庄重大方。在正面右下角的“2015”一行小字,表明了此枚纪念币的出生日期,也向人们展示了2015年是徐悲鸿诞辰120周年纪念的日子;轻轻把纪念币翻转过来,六匹骏马顺势进入视野。这六匹马排列错落有致的安排在一幅画中,以群组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它们的风采。整体构图疏密有致、群马遥相呼应,贯通一起,让人们看起来,即使是六匹马,但如同是一匹马,整齐划一,雄壮有力。当然,在金币背面,不仅有《六骏图》,还有两边的枫叶装饰也是别具特色。枫叶配骏马使得金币整个背面栩栩如生,画面感更强。此外,枫叶象征着自制力和积极进取的、向前迈进的决心,这也与骏马图的含义不谋而合。

  回过头来,再来细细品味纪念币背面《六骏图》就会发现,在这幅图中马的形态表现形态与之前唐宋画马有着诸多不同。唐宋画马,无论画骨还是画肉,都以勾勒填彩之法为之,而悲鸿画马以寥寥数笔线条,就把马的粗犷的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学过绘画的人,就会了解,《六骏图》不仅把中国传统绘画技术利用的炉火纯青,同时还借鉴了西洋绘画技巧。悲鸿通过对马明暗变化的整体把握,从而寥寥数笔,在水墨的渲染中画出了马的苍劲有力、风驰电掣、威猛气势。从这幅《六骏图》我们可以看出徐悲鸿画马的功夫绝对一流,可称为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当然,徐悲鸿能把马画的出神入化,离不开背后的辛苦。在一封给刘勃舒的信中,徐悲鸿这样写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可见,为画好马徐悲鸿付诸的心血。这也因此成就了徐悲鸿“中国近代绘画之父”的美名。

  手拿此枚金币,看着六匹骏马,不禁被它们风驰电掣般的苍劲有力所感染,正如古人托物言志一样,悲鸿在画这幅传世之作时,也把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理想倾注在奔驰的马匹上。《六骏图》由作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所做,这个时期,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为保卫家园,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正是这个时候,徐悲鸿不顾自身病痛,毅然画出了雄壮有力、风驰电掣的骏马图,当然,画这幅图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了,作者希望用笔下的马激励着饱经风霜的民族顽强抵挡外来侵略,并且定能取得胜利的坚强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幅骏马图不仅仅是一幅图片,是一幅传世作品,它更像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保家卫国精神的见证。

  今年是徐悲鸿先生诞辰120周年,此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以徐悲鸿先生《六骏图》为模板的纪念币,不仅更好地让我们了解徐悲鸿先生的传世大作,同时也再次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为重要的是,每回拿出此枚金币,都会被徐悲鸿的笔下的骏马深深的震撼,因此,此枚金币不仅有巨大的收藏价值,更是对一种积极进取的、向前迈进精神的认同。(上海裕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