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童年记忆 猪油八宝饭被重新端上餐桌

10.02.2016  06:51

图片说明:左图:一碗看似简陋粗鄙的猪油渣,却留存着儿时的美好回忆。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汤家姆妈这两天有些甜蜜的烦恼。年前,她按惯例给女儿和小外孙一家做了几只八宝饭,素油,绝不破坏减肥大计。孰料,除夕前一周,女儿小汤接过一袋子八宝饭,略显为难地开口说:“姆妈,再做几只猪油的好吗?”风水轮流转,前些年曾被女儿当年货送人的“绿色”八宝饭,如今成了“剩饭”。

  对于能左右一只八宝饭命运的猪油,汤家姆妈是爱极的。年幼时生活艰苦,一块萝卜、两勺猪油就能下一碗饭。熬猪油的附产品猪油渣,则被视为童年珍馐,撒点盐花即有温暖的馥郁感,是只可偶尔为之的年节专属。后来生活改善了,周围人纷纷对猪油避之唯恐不及,但此物仍是汤家“宠物”:上世纪90年代初,汤先生爱在周日清晨煎两片猪油年糕,然后披着月光赶去文庙旧书市场。几分钟步行,年糕恰好下肚。口腔里有猪油香的余韵,面前是文庙那片有魔力的土地,汤先生总说“双重精神食粮的富足可以提升一整天的境界”。同一时候,汤家姆妈挑一筷子猪油到小馄饨汤碗里,随着一小坨白色丝丝漾开,不仅女儿小汤会被嗅觉唤醒,石库门的曲径通幽处也会传来邻家问候:“今朝又吃小馄饨啦。

  及至春节,黑洋酥汤圆里有猪油和着芝麻滚滚涌出,八宝饭因猪油的滋润显得粒粒饱满晶莹剔透,就连年后用咸肉烧菜饭时,猪油依旧是“压箱底”的佐料。在汤家姆妈看来,猪油像根引线,一头浸在眼前的碗里,另一头牵着父辈、祖辈,闻到此味,便能记起与它相关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回到童年。

  成长不过一眨眼的工夫,猪油的失宠突如其来。新世纪初,汤家搬离了石库门。先是汤家姆妈感知自己腰肢的明显变化,“以前住石库门,吃饭在一楼前厅,睡觉在二楼后厢房,灶披间在一楼半的亭子间,一顿饭烧好,往返前厅到亭子间的距离,可以赶上现在一天的运动量”。注意养生的姆妈当机立断,猪油点心必须舍掉,只在每年春节熬一小罐聊作安慰。后来,女儿小汤考上大学。同一寝室的女孩子们聊向往的吃食。有人好洋派,偏爱普鲁斯特的马德琳蛋糕,甚至菲茨杰拉德的金酒,有人喜好清欢,讲到了鲁迅先生手中的茴香豆、胡适的一品锅。正当大家的思绪漫无边际时,小汤掏出个广口瓶,里面挤满一小堆熬得棕黄泛焦的猪油渣。小伙伴们面面相觑,牛肉干?油条?还有人兴奋地喊“松露巧克力”!望着同学们知晓答案后敬而远之的神情,那个周末小汤回家,“姆妈,以后别做猪油了吧”。

  一别两宽。没有猪油的日子里,汤家母女一头扎进美食论坛,循着潮流追赶时尚口味。

  汤家的春节菜单上,也渐渐多出时髦玩意儿,什么意式蒸饺、鳕鱼灌汤虾球,一道道中西合璧的创新作品全面取代“猪油系”点心。每次望着一碟外貌雅致却不知从何下口的点心,尝几口不复往日内涵的“绿色”八宝饭,“书虫”汤先生不禁念叨:“丰子恺讲过,美食的诱惑、神秘的气氛、纯洁的童心,这些过年的乐趣缺一不可。我们现在是有了前两个,却丢失了童心,抛开了记忆。”可说归说,瞧一眼自己捧在手里的电子书,除了喟叹年味寡淡,汤先生别无他法。

  猴年春节前,已结婚生子的小汤参加大学同学聚会。她喜滋滋地捧出一罐自制的松露巧克力,却听到了久违的名词:“哟!是猪油渣啊!”就在那天,小汤请姆妈重新做起猪油八宝饭。她隐约觉得,就像近两年“初心”成了热词一样,即便看似简陋粗鄙的猪油,也因为生活磨砺的痕迹、姆妈赋予的仪式感,而成为流沙岁月的附着之物,值得被郑重对待。

  这世界正在寻回被遗忘的快乐,正在向往返璞归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