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细无声

22.04.2017  07:21

          同济大学年逾八旬的汪品先院士于本学期主动请缨,为全校学子开设《科学、文化与海洋》的公选课,激励同济青年深耕创新文化土壤,勇于投身科创实践,目前开讲四场,场场爆满、未讲先热,受到大批学子追捧。
          当前,同济大学一批专业教师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课程思政”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创新探索,赢得学子纷纷点赞。

  在工科生心里培植“工程伦理”意识

          魁北克大桥坍塌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日本福岛核事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印度博帕尔毒气事故……探究这些触目惊心的重大工程事故背后的原因,工程师当在其中承担怎样的责任?
          2015年初,一门名为《工程伦理学》的公选课首次在同济大学推出,吸引了不少工科学子的目光。
          “工程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尤其需要接受伦理学的学习,学会如何伦理决策,否则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险。”课程的发起者、时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顾祥林教授说,“这门课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多角度解读工程师职业规范,主要讨论三方面内容:行为对错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工程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行为?工程师如何塑造正确的行为?我们希望引导工科学生学会在未来工程实践中正确决策。
          看看这门课的9个专题,它们分别是:什么是工程伦理学、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工程师的伦理决策、作为雇员的工程师、安全和健康责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差异与国际视野、负责任行为的障碍、如何塑造负责任的行为,每个专题2课时。顾祥林还特邀了人力资源专家顾剑与他共同授课。每学年第2学期开课,选课学生除土木工程学子外,还有其它工科类学生。两人还编著、出版了《工程伦理学》一书作为教材。
            记者旁听了一堂课,课堂学习并不枯燥。老师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说起,对这一案例进行抽丝剥茧、层层剖析:早有迹象可循,为何未能把好安全关口?从事故中汲取教训,工程师应当如何作为?经一步步分析、讨论,继而在《工程师伦理准则》中对照相应条款,逐步培养工科学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意识。
          每次课前,还有观影预热,同学们要观看一部与所讲专题相关的电影作为预习,如电影《摩登时代》反映工程哲学,《入殓师》表现工程师的职业素质,《赵氏孤儿》体现作为雇员的工程师必需的那份忠诚……每个专题授课完毕,还会布置相应的思考题,激发同学们后续更深层次的思索。
          “在对一次次重大事故的反思中,我真正了解到了优秀的道德品质对于工程师、对于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遵守高标准的伦理准则,注重工程中的伦理思考,对即将成为工程师的我们尤为重要!”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学生任邦克说。

以“和谐”的价值观解决城市问题

          一门汇聚多学科名家、多专业视角探讨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公选课,一经开出,吸引全校16个专业的学生纷纷选修,其中不少来自理科和文科,还有不少校友、校外人士甚至之前已经修完这门课的学生等数十人旁听,选课学生对课程满意度高达97%。《可持续智能城镇化》开课2年,何以集聚如此高人气?

可持续智能城镇化》上课现场

          “城市问题,并不只是城市规划家、城市建设者的事,每一个公民都肩负着责任。”课程总负责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志强教授说,“这门课导入多学科协同创新,让不同专业学生了解可持续城镇化的基础知识,结合自身的专业学习,树立起‘和谐城市’价值观,为今后在工作中与其它专业协同解决城市问题、参与城市共建治理奠定基础。
          这门课颇有号召力,跨学科的名师名家荟萃:钱易、郭重庆、谢礼立、Bernhard Mueller等多位中、德工程院院士,吴志强、诸大建、杨东援、彭震伟等29位教授,还有地方政府官员先后为学生授课,多角度为学子解析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战略任务与创新实践。
          同学们对这门课投入的热情超出预想。在每堂课后特别留出的讨论会上,气氛活跃,常常需要课程主持人严格把控提问数量和时间,才不至于拖堂太久。
          课程绝非纸上谈兵,特设“实践教学”环节,联手一批实践教学特色基地,开展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现场参观活动。活生生的城市实践,激发了学子思考、分析可持续智能城镇化领域现实问题的责任感和热情。
          跨专业、多元化的生源,让互动、交流起来别开生面,创新火花迸发,协同创新的种子就此萌芽。
          课程网站平台、QQ研讨群、微信研讨群,将课堂教学的时空大大延伸。课程修完,课程微信研讨群又化身“课友群”,群里依然活跃,同济青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仍在继续。
          计算机专业的陈梦凡在选课一年后仍在思考智慧城市,他在“课友群”里这样分享自己所写的“城市上线”:对智慧城市感兴趣许久,这门选修算是我的智慧城市启蒙……
          教学团队为推进可持续智能城镇化的付出,也触动着学子的心灵:团队还联合全国10多所大中小学数十位一线教师,进一步建构了从小学至大学更完整的《绿色校园与未来》通识课程体系,为可持续智能城镇化建设储备未来人才……

在外语学习中提升文化自信

          对于德语专业研一女生、学生党员史若彤来说,阅读并翻译德文原版的《共产党宣言》是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
          这门课名为《德汉科技翻译》,为了让学生接触多元化题材,课程在主打科技类翻译的同时,也增设一些人文类读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几年前就进入了德语翻译硕士的课堂。节选其中部分章节进行德译中,成为学生的作业。
          “如果我只看《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本,可能对译本中有些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不甚明了,但我们现在直接读德语原文,可以更好地还原出马克思所要构建的共产主义社会。”她说。
          借由德语专业学生的这一天然语言优势,马克思另一原版著作《资本论》这学期也走进了同济德语专业课堂。
          在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课堂上,看到的是一片和谐风景,“中国元素”亮眼:《基础英语》课堂上,英语翻译,让中华历史文化、中国时政穿上英语外衣;英语写作,学生着墨更多的是中国老龄化问题、中国故事、中国实践;《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课堂讨论,同学们共话儒家思想“和而不同”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价值何在、五大发展理念是否具有世界意义、跨文化交际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关系?
            主讲者黄立鹤博士介绍,随着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的进程不断推进,近年来英语系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将语言教学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全球视野看待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以增强同学们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从而既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又坚定中国立场、面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在老师教育理念的熏陶下,我们渐渐明白,英语专业学生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国际交流和了解外国文明,更重要的在于深谙中国国情,并且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新形象。”英语系大一女生毛欣越说。
          记者了解到,“中国元素”的渗入,并未对英语的语言教学带来干扰,相反,同学们在保持传统上对英美文化认知的同时,对中国概念和关键命题的英语表述能力明显增强,英语整体运用能力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