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深处的爱】八年“手写稿” 只为一本全英教材 ——光电学院郑继红教授的讲台人生

28.03.2016  12:57

      对于大多毕业生来说,回想起曾经上过的课,可能那些厚厚的课本、跳跃的PPT都已经越来越模糊了,更别提上课的老师,有的学生恐怕连课程名字也记不起来了。但是对于我校光电学院中德班的学生来说,只要上过郑继红老师的全英语课,有一样东西是绝对不会忘记的,那就是每次课前老师发的“手写稿”课程辅导材料。“中德班学生因为四年课程压缩到两年来读,负担非常重。如果说别的课堂是书越读越厚,那么细心体贴的郑老师就通过‘手写稿’为我们把书越读越薄,无论是课上、课下还是期末复习都离不开她的‘手写稿’。”郑老师从美国宾夕法利亚州立大学回来后就开设了全英文课程,8年多来,这份“手写稿”支撑了她全英文课堂的厚度与温度,也书写了浓浓的师生情谊。

郑继红教授在给本科生上课(王博 摄)


   “目标矩阵”让“死知识”化为“活能力”

      郑老师一直在推动国际化教育的前线,不仅给学生上全英文课,而且还是中德合作办学班的负责人,还全程参加了光电学院的ASIIN国际认证工作。在漫长的认证过程中,郑老师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目标矩阵”,即每个专业所开设的任何一门课都要围绕着培养学生的某项能力展开。对比中外工程教育课程模式,郑老师说,“以往我们老师讲知识点,要求学生学会,但是具体能干什么学生也不清楚。国际认证之后,特别是经过目标矩阵,我们就要把过去教的‘死知识’转化成为学生的‘活能力’。”

郑继红教授在书写板书(王博 摄)


  郑老师按照“目标矩阵”的要求,认真把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落实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她的实验课上,经常用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欢迎学生在实验报告中提出新的想法,指导他们查阅文献获得知识,在这些环节培养学生各种能力。郑老师讲授的知识点也不再局限于一段话或者一行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东西,复杂的过程用视频动画来讲解,抽象的原理用实物来理解。“我记得郑老师讲光学系统的景深时带了一个单反相机过来,全班人都现场体验了一把。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能生动地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可以用在哪里,或者生活中哪里可以找到解释。”学生朱雨纯介绍说。郑老师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在郑老师的支持下,班级里两个德国留学生专门备课为中国学生“补习”德语,中国学生也常常给留学生当翻译帮助他们做实验,中外学生相处得非常好。此外,留学生的学习态度、活跃性和思维方式对中国学生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坚持“手写稿”,点滴实践汇成特色教材
  在《光电子学》课堂上,大家念念不忘的“手写稿”一般有好几张纸,基本上包含了这堂课的关键单词、纲要以及重点例题和习题。“在郑老师的课堂上,PPT反映了书本的一部分,但是这几张‘手写稿’是含金量最高的,饱含了老师的心血。”学生管芷纯讲到。这些“手写稿”串起了课堂上的每个知识点,也顺延到学生的课下学习巩固,并为学生期末复习节省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这背后是郑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吃透教材,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更新教材的主动付出,“有些课我都很熟了,可以说倒背如流,但是还想再提高一下,把更多的创新环节、科研感悟融合到课程当中,让课讲得更透一些。此外,我希望通过努力让课堂既有规矩,又更自由,把很熟、很透的东西讲得很化。”郑老师谈了自己授课的经验。正是对所讲授课程从熟悉到透彻,才有了这份“手写稿”的精华。为了提高中国学生对全英语课程的适应度,郑老师结合多年的经验,编写了第一本适合中国学生水平的《光电子学》专业英文教材,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来自她每节课给学生发的“手写稿”。

 

 

郑继红教授每节课上为学生准备的英文版“手写稿”课程辅导材料

 
   热心“分外事”,让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除了给本研学生开设专业课程之外,郑老师和学院贾宏志老师合作开设了一门科技创新方法的选修课程。课后,每个学生都要做项目模拟汇报,老师会选取优秀报告,组建创新小组进行特殊指导,教学生写专利。近年来,已经生成1个发明专利,4个实用专利。谈及课外辅导这一点,郑老师说:“特殊的指导是我们后续自发的行为,虽然课上完了,但是感觉工作并没有做完,应该再加强一下,我们抽出时间给这些学生单独开会,希望有优秀想法的学生能有额外收获。”
  郑老师做的这些“分外事”,让学生从心底信任她,亲近她。光电学院辅导员郭晓说,大二中德班有几个学生已经通过了德方专家的面试,下半年就可以赴德交流了,可是有几位同学的部分课程需要重修而且还选不上课,为此非常着急,郑老师得知后主动帮他们跑学院、联系教务处,帮助解决选课问题。中德班的季旻杰同学因为专业兴趣经常去找老师答疑,他说:“只要我们去找郑老师,她都会细心地讲解,认真地指导,我们班级的同学都喜欢找她答疑。”对于一位心系学生的好老师而言,只要为了学生,就没有分内、分外之别,有的只是一份朴素的教师情怀。

 

新闻中心记者 王丹报道

转载自校报279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