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手机称“看电影” 偷偷从账户转走万余元

15.10.2015  10:55

  近日,浦东新区周浦镇发生一起电子钱包资金被盗案:张小姐的朋友周某以借用手机之名,偷偷转走她1万余元。

  前不久,浦东新区周浦镇居民张小姐在查看自己银行账户时,意外发现卡内少了1万余元。张小姐担心自己的账户遭遇“黑客”攻击,立即登录绑定该账户的手机支付软件查看明目,发现此前她曾向朋友周某转账1万余元,但她本人从未进行这一操作。

  张小姐回忆起几天前,她曾应邀到周某家吃饭,其间周某向她借用新手机“看看电影”。可刚用没多久,周某称要上厕所,并将手机带离她的视线。张小姐仔细回忆,转账时间正与周某拿走她的手机上厕所的时间一致。张小姐立即联系周某,周某对自己转账一事没有否认,但称其已将钱另作他用,没法立即归还。张小姐于是到周浦派出所报案。

  被抓获归案后,周某称自己急于用钱,曾向张小姐开口借钱,但遭到拒绝。周某想到之前在教张小姐如何使用某手机支付软件时,无意中知道她所设的支付密码,因此萌生从其银行账户转账的想法。目前,周某因涉嫌盗窃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手机上安装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软件,而一些打车软件、购物网站也明确要求与支付平台进行绑定。从公安部门近年来破获的多起案件来看,不法分子除传统的扒窃钱包外,也已将目光瞄向手机这一新兴的“电子钱包”。

  记者还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支付软件过于强调便捷,有些软件甚至只需扫描二维码或发送验证码即可转账付款,连密码也无需知道。

  警方提醒,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难以带来全面的安全,新兴支付手段同样存在一些漏洞,市民应保持警惕,严守个人信息、支付密码等涉及财产的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