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校园普及安装AED 积极开展救护员培训

16.05.2016  16:12

      在120周年校庆前夕,上海交通大学获得1985届校友、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成明和学长捐赠的85台体外除颤仪(AED),成为国内高校首个普及AED配置的校园。

      目前,上海交大由校红十字会牵头、校医院协同,完成了在闵行、徐汇、七宝、重庆南路各校区和各附属医院的安装。上海交大红十字会参照国际标准,结合校园实际,按照心源性疾病高发区域(体育场馆)400米获取,人流密集区域(礼堂、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宾馆等公共场所)4分钟获取,校园其他区域10分钟获取的原则,进行校园布点,实现每千人配备1台AED。

      5月初,在上海市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大完成了首场救护员的校内培训,来自体育教师、体育场馆工作人员、安保物业人员、思政教师、学院行政人员、专业教师等共计26名学员,经过为期两天共计16个学时的培训、实践、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试,通过应急知识及现场初级急救技能考核,获颁上海市红十字颁发的救护员证书。通过急救培训,学员们掌握了现场初级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及心肺复苏技能训练)、灾害、意外事故、突发事件等发生时的应急避险、自救互救,以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等知识与技能,为AED的规范使用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上海交大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学生救护技能的普及培训。自2012年始,上海交大连续四年在暑期军训期间开展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在市红会青少年工作部和闵行区江川街道红十字会的师资支持下,累计完成愈一万三千人次的培训工作。学校还建立学生救护小分队进行日常救护培训与服务,“我们‘救’在身边”救护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市高校红十字“携手人道”志愿服务甲类建设项目。救护培训工作,使更多同学在拥有救人的善念之时,具有自救和救人的能力,使大爱校园真正见之于师生间的关爱,见之于校园里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善念守望与行动援助。今年8月,上海交大红十字会还将借助军训,在学生初级救护技能普及培训中加入AED教学项目,进一步在学生群体中普及AED培训。

      上海交大曾先后获得全国红十字工作模范校和2011-2014年度上海市红十字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始终创新性开展红十字工作。此次上海交大率先普及AED安装和救护技能培训,是大爱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也将为生命多一份守护。

 

(上海交通大学 苏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