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积极应对加强防汛安全应急处置

23.06.2016  15:27

  本报综合通讯员消息,申城入梅数日来,本市受较强降雨云团影响,暴雨连连。市郊各级防汛部门迅速落实响应措施,努力降低河道水位,尽最大努力减少暴雨灾害带来的损失,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浦东:

  迎战入梅首场暴雨16座水闸紧急排涝

  今年,浦东新区水闸署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全力做好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准备。6月20日,入梅首场暴雨来袭,浦东地区普降暴雨6月21日凌晨3时,浦东新区大治河东水闸等16座沿江沿海水闸全部打开闸门实施紧急排涝。水闸管理署、各所、站100多名干部职工坚守岗位,昼夜实施紧急排涝。由于预排措施合理,应急排涝措施及时有力,内河水位已明显回落,总体情况平稳。到21日上午10时30分,中南部地区内河水位降低至2.7米。

  此前,该署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汛安全应急演习,锻炼职工队伍,提升应对汛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安全度汛打下扎实的基础。

  松江:

  全力应对入梅

  首场特大暴雨侵袭

  6月19日入梅,20日出现首场大暴雨。从凌晨至下午,松江全区普降雨量120毫米左右,单小时最大雨量普遍达到40毫米以上。由于该区于18-19日提前调低了骨干河道水位,19日晚上开启了城区溢流井闸门,城区各强排水泵站实施了管网预抽空等措施,在市防汛办20日凌晨2点30分发布防汛防台蓝色预警后,松江区各级防汛部门人员又及时进岗到位,采取应急响应行动。各圩区全力排水,降低内河水位,使城区和开发区区域内河道水位得到有效控制,为加快道路排水起到了重要作用。

  6月21日下午,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区委常委、副区长、区防汛指挥部总指挥于宁等深入一线检查防汛工作。

  金山:

  开展排水应急演练提升实战操作能力

  为提高金山区防汛排水抢险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6月21日上午,该区防汛指挥部在石化临桂路战斗港桥举行防汛排水应急演练。上午9时30时许,抢险人员接到演练开始指令后,迅速集结到位,整理好抢险工具和车辆,进行排水演练。在现场指挥下,排水抢险工人紧张有序地设置好现场的安全围护措施,架设抽排水设备。演练中,抢修人员熟练操作排水设备,排水泵车抽排水性能良好,现场组织协调有力,取得良好的效果。演练持续1个多小时,共出动2台排水专用车、1台排水泵,投入应急抢修人员40余人。

  本次演练作为金山区“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之一,通过针对排水车辆及抽水泵的实战操作演练,旨在对防汛抢险预案的实施情况以及应急人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进行实战检验。通过这次演练,强化应急预案的落实,查找薄弱环节,提升了应急抢险队伍的实战操作能力,有助于在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来临之前未雨绸缪,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组织体系和保障体系,为应对今年汛期可能出现的城市内涝抢险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奉贤:

  入梅第二日暴雨突袭河闸职工积极应战

  6月19日为气象意义上的黄梅天起始之日。据气象台预测,今年黄梅期间相比往年雨水偏多偏强,并且呈降雨量分布不均匀趋势。

  奉贤河闸所根据实时天气预报,于19日白天将河道水位(指南桥地区)预降至2.47米。20日凌晨3时30分,区防汛指挥部连续发布暴雨黄色、橙色预警信号。截至20日上午10时,奉贤地区最大降雨量位西渡地区128毫米,南桥地区水位一度上升至3米。区河闸所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沿江、沿海水闸从凌晨5时相继进行排涝作业,并通过海事部门发布停航通告,连续两天排涝作业,力降内河水位,全力保障区内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