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自演《青海湖畔》动真情 94岁秦怡重返60岁

24.06.2015  14:12

  日前,由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出品、编剧并主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对于这部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作品,秦怡不仅以94岁高龄跨年龄演绎60岁人物的“情感戏”,更亲自撰写剧本并克服恶劣条件赴青藏高原实地完成拍摄。她自信表示,希望作品中的正能量能传递给每一个观众,“这部电影里有美丽的风景、有饱满的人物,有情感戏,还有正能量,这样的电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万字剧本一气呵成

  “我已经有80多年的工龄了”,谈及自己的坚持,秦怡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总想再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最新的这部《青海湖畔》,秦怡一人包办了出品人、编剧、演员三个角色。说起为何如此用心专注于这部影片,秦怡介绍说,是被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打动。“当时建造青藏铁路成立了11个专门小组,气象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需要解决冻土难题。在8000米海拔的高原,人烟稀至,别说是室外测量工作,后勤工作也是很难进行的。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罐头,而且是黄瓜、酱菜这类很差的罐头,这些人的事迹感动了我”。

  秦怡决定把这些故事用电影记录下来,三万字的剧本她只花了一个半月就写完,几乎是一气呵成。写作时,她饱含热泪:“一边写,一边演,把每个人物都演完,剧本就出来了。

  跨年龄演绎女气象员

  《青海湖畔》以女主人公梅欣怡的回忆串起长达30年的故事,描绘了女气象工程师充满坎坷的一生。“梅欣怡生命中有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秦怡介绍说,“一段是与苏联气象学专家米莎的爱情,在苏联留学时,相识,相爱,并为他改行考入气象学院,结婚前夕因母病危回国又因文革的关系,两人失去了联络。万念俱灰之下,梅欣怡自告奋勇去青海气象局工作,成为了一名高原气象工作者,在那里她又遇到另一段爱情,来自唐古拉山脉的气象学家金浩,对工作不顾一切的态度感染了她,使她重新燃起对生命的激情”。

  对于跨越30年的年龄界限扮演这个角色,并要与30多岁新疆歌舞团的男演员在戏中演“情感对手戏”,秦怡表现得信心十足,“没有怎么化妆,就戴了一个黑发头套,连我脸上的皱纹也和人物的差不多”。对于如何把握这个颇有“技术含量”的女工程师角色,秦怡很有自信:“我一站在那儿,大家都说我像。”在开拍之初,秦怡并未想过担任女主角,是投资方说服了她,也许在众人眼里,同样有着坎坷人生并对事业付出一辈子热忱的秦怡,正是片中梅欣怡的最佳代言。

   青海湖畔挑战高原反应

  《青海湖畔》从开拍之初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位90多岁高龄的老人不用替身亲自上阵攀登青藏高原,克服恶劣天气条件坚持一个月的实景拍摄,人们心中都捏一把汗。秦怡称最大的困难是拍恶劣天气,“气候赶不上是最大的难度,太风和日丽的天气不符合片子里的场面,太过恶劣的灾害性天气人又受不了”。提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她却轻描淡写:“我自己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拍摄过程也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吃力,倒是剧组里几个年轻人,反应比我还厉害。

  而对于外界传言《青海湖畔》是她的封箱之作,秦怡并不认可,“这并不是我的最后一部,我还在酝酿新的剧本”,秦怡透露,自己每天都有新的灵感,新的创作热情,“我平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会觉得是不错的题材,戏从生活中来,好的编剧、好的演员要去生活”。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