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蹄疾 志高而致远 听上理工2016科技大会获奖者分享幕后感言

28.06.2016  22:40
  编者按:日前,学校隆重举行2016年科技大会,对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方面为学校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予以表彰。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部分获奖个人和获奖集体,一同分享他们对科技工作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朱亦鸣(科研项目贡献奖、协同创新优秀团队):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能获得此项荣誉我感到十分开心。回顾近十年来的科研创新之路和教育之路,我深深体会到,必须以提高团队创新能力为己任,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在庄松林院士的带领下,在几乎零的基础上组建了超快光电子与太赫兹技术实验室。现在,实验室从最初的 1个人到了目前已被上海市认定为“上海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赫兹技术产品中试基地”。在太赫兹应用系统研发过程中,团队十分注重核心器件的国产化以及新原理、新结构、新方法的研究,在宽频太赫兹辐射源、多种太赫兹功能器件、一体化工程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有两个深刻体会,一是选择前沿性的方向,二是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张华(科技成果贡献奖):
  近几年,我相继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科技奖,总结经验,几乎都是校企合作结出的果实。学校是“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高校,做好应用研究工作,校企科研合作非常重要,但是合作成功、持续发展也很难。难在不同的教职员工对大学使命各有不同关注点,心态和视角各有侧重;难在企业关注的产品技术、市场、速度和质量,重在利润和市场;难在老师是中间纽带,重心教学、项目、论文、获奖“四部曲”,他们之间存在着冲突、矛盾、得失、成功、失败。破解产学研难题,大有文章,重在求同存异,打造学校、老师、企业利益共同体。做好校企合作,重在要做有组织科研,要做好团队建设;要做有效科研,要知道企业需要什么,学校需要什么。搞好学校、老师、企业利益共同体协调,学校要支撑,老师是关键。破解产学研瓶颈,团队要合作,工作需要共苦、成果需要共赢,利益需要共享。重要的科技成果都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力,难点在“最后一公里”,避免中途被别人弯道超车,事倍功半。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学校“十三五”蓝图绘就,希望学校让教学科研插上翅膀,展翅高飞,成就辉煌。

      丁德锐(学术论文贡献奖):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我和我的团队紧跟当前先进制造技术需求,致力于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把握上海市科创中心和“双一流”建设机遇的同时,要多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技术理论与科技产品。此次获奖,凸显了学校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与认可。我和团队要以此为契机,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巩固当前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先进地位,进一步深化当前的研究内涵,形成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成果,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优势格局;其次,进一步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多产出诸如ESI高被引论文等优质研究成果,巩固和提高学科的世界影响力;再者,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力争在国家级人才项目方面有所成就,使得团队整体实力更上一层楼;最后,加快成果转化与产学研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余灯广(学术论文贡献奖):
  科研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其最终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务于社会进步、服务于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好的科研需要科研者之间良好的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学科交叉与延伸;在合作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快速进步。我2011年5月来到上理工材料学院,我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上海市教委的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基于这个项目,发表了近30篇SCI,总影响因子接近100。对我的学术生命来说,这是一个“救命”基金。一路过来,我感受的是关怀和无私帮助。我结合材料学院特点,应用一些电流体动力学方法制备一些新材料。我所发表的74篇SCI论文中,80%以上应用到电纺技术,60%以上应用到一种叫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聚合物。这些成果都是在不断坚持和延续两个关键词“电纺”与“纳米纤维”,是厚积薄发的结果。科研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活动,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无穷尽的。正因为如此,科研活动就应该像胡寿根校长一再强调的“一定要有积累”,行百里者半九十,创新往往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再坚持一下,再前进一步,并且科研有时候的确是“进一步海阔天空”,挺过去了,就有新的风景。

      董洁霜(科研项目贡献奖):
  我所在的学科是交通运输规划管理,研究方向是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多年来,我一直认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服务于社会,是应用型学科的专业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在大学,横向课题在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地位往往不如纵向课题高,但是要拿到横向课题,做好横向课题,其难度并不亚于写学术论文和做纵向课题。二是横向科研项目需要大量的实地调研,经常出差,特别辛苦。20多年的坚持,我发现我的付出一是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并得到了认可,看到自己的规划、项目落地,很有成就感;二是在带着研究生做科研的过程中,研究生得到很好的锻炼,无论专业知识还是社会服务能力都得到极大提高这一点也让我很欣慰。

      吴兆林(国防科研贡献奖):
  很荣幸获“国防科研贡献奖”这一殊荣,这是学校对“飞机地面环控系统保障装备”课题科研团队工作的肯定,每位成员都备受鼓舞。近二十年来,我们团队在与空军的合作、科研和产业化中,应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完成了飞机地面空调车系列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并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认可,多次获得军队和地方的科技进步奖。我们也和雷达装置部队合作,在镇江完成了军用方仓和雷达车环境测试装置的设计和研制,并成为军方环境模拟的定点试验站,为我国的雷达车和军用方仓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模拟试验手段。在“十三五”期间,团队将以更为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军工科学技术的研究中,一方面继续深化与原合作单位的科研合作,开拓新的领域,争取为国防工业和军事现代化作出贡献。二是助力学校军工生产许可证申报工作,完成“三证”申报和验证,提升学校和合作单位科研能力,为学校“十三五”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刘箐(知识产权贡献奖):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团队成员通力合作,经过10年的磨砺,才使得我们有了今天的收获。我们团队主要从事食源性致病细菌快速检测技术及致病机理研究。十年前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国内几乎找不到坚持十年以上的研究团队,或者有一定技术研究但产品完全空白,这大概是中组部 2011年授予我“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称号的重要原因———不是我比别人厉害多少,而是我比别人执着一点。目前我们共申请了30多个专利,获批的有28个专利。虽然在国内夯实奠定了团队的学术地位,但专利只代表这个领域我们拥有独立知识产权,这仅仅是个开端。未来10年,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深入研究:第一个是食源性致病菌致病机理研究,重点攻克食源性致病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机理;第二,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主攻食源性致病菌的疫苗研发;第三,继续将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产品产业化做大做强。借此机会,我也恳请学校支持我们提早规划、布局“食源性致病菌危害与控制”团队,联合兄弟院校、大型企业筹建我校的生物医药研究平台,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国家科技大会的召开,拉开了科技春天的序幕,全国科研院所你追我赶,机会稍纵即逝!

      张卫国(理学院“科研工作优秀组织奖”):
  理学院的科研经历了几乎从无到有,并在近年取得显著进步的历程。理学院2002年成立之初,学校对理学院的科研要求是“只要有一篇A类论文就算合格”。近年来理学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至2015年,理学院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主持或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 40多项;发表论文 799篇,SCI检索论文 317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5篇,一区38篇,二区72篇。作为一个承担全校量大面广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部门,理学院自成立起就坚持了“教学为立院之本,科研为发展之路,人才为强院之基”的指导思想,在保持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坚持科研。另外,定期地举办教授学术报告周及青年教师学术报告周,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院对每份青年教师的申报书都选派有经验的教授给予指导。获奖是荣誉,是认可,更重要的是责任。理学院将以本次科技大会为春风,认真贯彻在本次大会上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讲话精神,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为学校“做精品本科、争一流学科、创百强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葛斌(医食学院“科研工作优秀组织奖”):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注重学科交叉,紧紧围绕“医疗器械”、“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工作。学院依托学科的人才队伍、实验室及多个省部级平台,加强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技术。过去的四年共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16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0多篇、获批发明专利2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获得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一流学科和高原学科建设项目,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获批上海市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营造“健康上海”和“安全上海”是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首要的任务目标,“人口健康”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重点领域之一,其中“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是优先发展方向。学院在“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围绕国家、行业的需求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和集聚优秀学者,建立不同的基地、平台,将更多科研成果实施转化,为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新闻中心记者 董 真 王 丹 刘思江报道

原文刊于上海理工大学报第285期(总第525期)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