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座谈会上,他为何说“银行领导的手难握”?

02.09.2016  15:12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离不开科技服务业的支撑,昨天,上海市科技党委、市科委召开科技服务业座谈会,11位上海科技服务机构的负责人与会,向党政领导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上海必利专利评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冶说:“科技金融服务机构面临‘三难’:银行的门难进,银行的人难见,银行领导的手难握。”这番话引起了在座一些人的共鸣,他们建议政府部门牵线搭桥,推动科技服务机构与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从而让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凭借专利获得银行贷款。
   建议政府为双方合作牵线搭桥
  陶冶在会上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专利质押融资的变现难。与传统的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方式不同,专利质押融资指企业以专利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对于许多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专利质押融资是一种获得资金的重要渠道。
  “过去,专利质押融资存在评估难,无法准确评估一件专利的价值,但这个难题已经解决了。”据介绍,必利专利评估技术公司在研究专利评估的基础理论后,开发出了专利评估模型和算法、专利价值的变量分析、专利评估标准化流程。评估任何一件专利时,必利都会把它的各种参数输入模型,经过一套标准化流程,计算出它的市场价格。
  令陶冶感到郁闷的是,许多银行不认可他们的专利评估报告,与必利合作开展专利质押融资的单位主要是非银行融资机构。“我们想和银行合作,但见不到银行的领导,部门经理又没有决定权,所以我说‘银行领导的手难握’。
  专利评估公司为何与银行合作难?他反映,与银行合作的都是传统的资产评估公司,它们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管理,擅长评估土地、房屋、采矿权等不动产,但在评估专利价值方面,“其实是外行”。“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专利评估报告不分析专利的权利要求、技术方案,怎么能准确客观地评估专利价值呢?
  对于这番话,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刚表示认同:“专利评估后的融资是个大问题,服务机构找银行有难度。”他建议政府部门牵线搭桥,通过对接会等形式,让银行深入了解一批专业能力强的专利评估公司等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在此基础上展开合作。
   高校考核标准、激励政策需调整
  陶冶反映的第二个问题,是上海高校专利的资产价值不高。“这是国内高校的普遍性问题:论文成果多、技术成果少、专利质量差。”他建议高校改革职称评审和业绩考核标准,进一步向技术成果倾斜,从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的对接。“我们的很多研究成果不接地气,企业没法转化。

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一名科研人员操纵一只“机器猎豹”。来源:新华社/美联社
  王刚说,国内高校专利质量不高的一大原因,是专利获得授权后,政府会奖励发明人,并资助前三年的专利维护费,这种激励政策导致高校专利申请“重量不重质”。许多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也存在这个问题。与国内不少高校每年的专利申请量高达上千件不同,欧美名校的专利申请量少得多。陶冶介绍,麻省理工每年申请200件左右专利,只是上海交大的一个零头,但每件专利的权利要求书都有厚厚的几百页,质量很高,累计专利许可收入已超过10亿美元。这提示我们,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申请应“重质不重量”,我国知识产权激励政策也有待调整。(作者 俞陶然) 【来源】上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