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最年轻”不提也罢!

09.02.2017  21:33
  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宣布晋升五位副教授为终身教授,其中包括年仅34岁的著名华人科学家张锋。
  于是,很快有人注意到,他打破了钱学森所保持的“纪录”,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然而,最近张锋通过助手回应,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记录,出生在中国香港的罗闻全(Andrew W.Lo)才是该校历史上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1990年获得终身教职,时年30岁。
  本来一则简单的教授晋升消息,因为牵涉到“最年轻”和华人科学家,又一次引发关注。
  不知何时,在科学界流行起了“最年轻”的标签,比如“最年轻博导”“最年轻教授”“最年轻院士”等等。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这些学术头衔代表着一定的学术水准,如果可以越早达到,应该相应地认为,这样的人才具有更出类拔萃的能力。
  然而,“最年轻”真的那么重要吗?诚然,有些学科,比如数学,需要科学家在脑力最旺盛的时候有所建树,因此“年轻”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但更多学科需要长期积累,很难太早一鸣惊人。
  由此可见,所谓“最年轻”的标签,对于体现一个科技人才的价值,实在没有太多价值。试想,即使钱学森当时没有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华人教授,会影响他今后成为“人民科学家”吗? 很显然,尽早拥有高超的学术能力,与发挥这种能力作出卓越的贡献,并没有完全的联系。
  可为何“最年轻”的标签现在会如此受追捧,甚至有些地方借此哗众?比如曾经出现过本科生因发一篇轰动性论文而破格晋升教授的事件,其中无不隐含着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通过比年龄来炒作科学家,实则是急于求成的人才政绩观在作祟,由此带来了习惯性比较“最年轻”的流弊。
  在中国悠悠历史长河中,既有少年英才,也有大器晚成者。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同样有年少得志者和多年砥砺前行方获成功者。而我们应该做的,是让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坚持客观、理性的评价方式,不拘一格选人才。既不要因为论资排辈限制了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也不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盲目跟风,留下拔苗助长的遗憾。(许琦敏)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