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心要在两方面拿出“拳头项目”

13.03.2017  14:02
  访谈嘉宾:
  寿子琪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委主任
  金东寒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海要争取在两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二是在支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一项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希望上海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他强调,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要靠创新。
  走在探索前沿的上海,如何承接好这一国家战略?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汇聚英才、激发活力,实现关键突破?
   提升集中度显示度,关键要有原创性成果
  记者: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是不是意味着要集聚更多大科学设施?
  寿子琪:还不止于此。要提升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首先要体现在科学研究的环境上。科技园区不是工业园区,要注重突出科学特征、突出开放共享、突出人文生态,营造融合多元、宜业宜居的生活环境,形成一种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要打造一批“利器”,也就是大型科学平台和大科学设施,并且要不断更新、持续建设。过去有些中国科学家到了节假日就出国,就是出去用人家的设施。张江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全球光子科学领域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大科学装置集聚地之一。基于大科学设施,我们还要在张江集聚和建设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机构和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并发起实施一批有影响的大科学计划,不断增强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合作,提升影响力。
  谈显示度,还包括对周边的辐射力。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发挥引擎作用,这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应有之意。当前,我们要加快推进长三角创新网络建设,大力促进协同创新。上海孵化出的成果到外省市“生根开花”,并不是坏事,而且研发产业是个高端产业,研发中心贡献的税收未必比工厂低。如果我们的成果能为全世界所用,这也是一种显示度。
  记者:如何实现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寿子琪:我们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如果环境有了、设施有了、平台有了、条件有了、科学计划有了,人就会聚集过来,自然会出一批成果。科学研究有时是投大钱不一定出大活,投小钱不一定出小活,关键是能激发人干活。我们要坚持全球视野和国际标准,赋予科学家和高校、科研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搞科学的人,要放权松绑,去除不必要的干预。
  市委、市政府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从两大方面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支撑科创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包括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筑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科技创新集聚区,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创新科技体制机制,目的就是要形成好机制,既投入新的资源,又能盘活原有资源,充分发挥上海的优势,全面激发城市创新活力,从而不断取得大的创新突破。
  金东寒: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关键要有原创性成果,要有在国际科技界拿得出手的“拳头项目”。
  上海要争取在两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二是在支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但不管是哪种科技创新,都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科研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必须要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上海的科研基础条件非常雄厚,有条件也有责任主动承担起这一职责。
   成果转移转化,要更注重建设功能性平台
  记者: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突破制约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瓶颈,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成果更快推广应用、转移转化。成果转化存在着“纸变钱”能力不足的问题,上海该如何实现突破?
  寿子琪:我们要广义地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固然是转移转化的重要途径,其他如培养人才、技术服务、联合开发等也是重要的转移转化形式。而且科技成果往往可能“一女多嫁”、“移花接木”,也就是说,最后的成果使用与最初的科研目标可能存在巨大差异,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就需要我们最大程度把科技成果让社会各界知晓,让市场主体自己来选择成果转移转化方向。
  从具体的成果转移转化看,要从推动具体项目实施,转向更加注重建设一批围绕产业发展的功能性平台。这不只是推进研发,还在于育商和聚商。过去我们搞招商,招来的企业可能不容易生根。这方面国外有成功案例,比利时的imec(欧洲微电子研究中心)以平台功能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了单一企业难以实现的发展,培育出一大批企业。
  同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还离不开“润滑剂”,也就是大量的中介服务,包括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在这些领域,政府要让出空间,并给予更多的支持,培育和集聚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记者:科技成果很多,但转化效果似乎不理想,这“临门一脚”该如何踢好?
  寿子琪:关键是要抓两头,一头是高校和科研机构,要通过分类考核,引导和鼓励研究工作更好地围绕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科技原创能力和成果质量。另一头是创新需求方,也就是各类市场主体,其中企业是成果转移转化的主体。目前,企业的创新愿望和能力不足,缺乏技术体系和构架,缺乏创新的内生动力,也缺乏创新的勇气。当务之急是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增强创新管理能力。
  金东寒: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必要改革考核办法,实行分类考核。要淡化对论文数量的考核,更加关注论文质量,加大服务社会的考核权重,促使教授更加关注企业生产实际中的现实问题,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高校还要与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让教授们有一个长期研究的方向,有稳定的经费支持,促成团队合作,也可以使企业持续地提升技术水平,帮助企业开发出高端产品,实现校企双赢。
  上海有高校67所,共有专任教师4.16万人,如果充分发挥这支庞大而又活跃的科技力量,无疑会有力推进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去年,上海大学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科研经费收入同比增加了38%。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依靠事业平台下功夫
  记者: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建设科创中心的过程中,上海如何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寿子琪:总书记讲话里提到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字上下功夫。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强调引进人才,甚至某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形成了偏见,好像没有留过洋,就低人一头,人为给人才贴上了标签。要聚天下英才,就应该摒弃任何偏见,让各路“神仙”都能在上海各显神通。
  汇聚人才还离不开一个“”字,上海应该着力培养一批有潜力的年轻科学家和技术创新人才。年轻人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比较容易接受不同学科、不同学派的科研成果,而现在的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已经不是单一学科的延伸了,必须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某种程度上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成效之一,在于能否培养出一拨人才。
  金东寒:上海人才队伍建设,应该着重造就三支队伍:一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一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激发企业家精神,这对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很重要,归根结底企业家才是创新的主体。所以,我们的制度设计要着眼于更加鼓励企业家,而不是商人和生意人。
  记者:环境对吸引和培养人才非常重要,什么是对人才最好的激励?
  寿子琪:相比于物质激励,人才更看重事业平台,干一些“有趣的事情”,能让人兴奋激动的事业,这有时候比房子、工资更吸引人。比如,上海光源一期建成后,累计有13000多名科研人员来光源从事科学研究,吸引他们的主要是实验条件和科研平台。下一步,上海更应该在依靠事业平台集聚人才上下功夫。
  一个好的环境和制度,还应该允许人才自由流动,打破“一家独大”的格局,形成“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人才使用理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上海的人才资源。
  今后,上海大的科研平台建设要突破传统,创新运行机制,让人才可以来去自由。比如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平台就没有事业编制,没有行政级别,但如今已做得风生水起。(记者 王志彦 孟群舒)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