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基于800种黄瓜的研究:

14.06.2016  19:28

我国是世界上黄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黄瓜设施栽培面积逐年增大。记者今天(6月14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蔡润教授课题组历经十余年攻坚克难,从海内外收集800多种品种,最终选育出了适合国内各地种植的、具有自主产权的“水果黄瓜”新品种,为老百姓的餐桌上新添一抹绿色。  

水果黄瓜作为一种新型的菜品,其外表光滑、体型娇小、口感脆嫩、种子腔很小,因此在国内一面世就受到广泛关注,迅速成为了市场上较为畅销的品种。然而水果黄瓜进口成本高,国内种植面积又十分受限,不易普及,因此对自主产权水果黄瓜品种的需求迫切。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教授、植物分子育种与种质资源创新学科负责人蔡润带领黄瓜遗传育种课题组,在90年代末期率先将欧洲温室型水果黄瓜引进上海开始研究。课题组从国外引进搜集了800多份水果黄瓜材料和国内黄瓜资源,经过连续十几年的努力,通过杂交组合实验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聚合各种优良性状,最终选育出了适合国内各地种植的、具有自主产权的水果黄瓜新品种。  

课题组将常规杂交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紧密结合,在国内率先构建了黄瓜分子标记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6个温室专用的‘申绿’系列水果黄瓜品种。‘申绿’系列水果黄瓜年亩产达1.6万公斤,商品瓜率达95%左右。该项成果先后获得200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介绍,2012-2015年期间,该新品种黄瓜在新疆、四川、山东、浙江、江苏、云南、江西、广东、广西、上海等地试种推广,由于抗性、品质与产量突出,广受农户好评,累计种植面积30.1万亩次,产值达20亿元。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6.06.14 

原文: 一场基于800种黄瓜的研究:交大团队选育“水果黄瓜”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