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不再为晾晒稻谷而犯愁

28.01.2015  16:58

 

本报讯(通讯员 王青春) 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由过去分散的单个农户承包土地逐步转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和种粮大户。但由于水稻集中收割随之带来了晒谷难,浦东新区万祥镇党委、镇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按照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投资建设室内“晒谷场”——粮食烘干设备,由此缓解了当地粮食生产者稻谷晾晒难的矛盾。

据了解,水稻收割后含水量很高,水分大、杂质多容易使稻谷发热霉变,不宜越冬储藏。对于水分高于24%以上的稻谷,必须于10个小时内抢先干燥,否则易变质、变黄。万祥镇党委、镇政府于2012年及时投建3台12吨粮食烘干机,解决了专业合作社自己收割的稻谷和周边合作社及种粮大户收割的稻谷晾晒难的问题。2014年,新振村——尹民果蔬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安装1台12吨粮食烘干机,今年,全镇又计划投入138万元,安装6台12吨和2台30吨粮食烘干机,总装容量132吨,再可解决5000多亩水稻收割后稻谷烘干需求,成为万祥镇粮食(稻谷)烘干中心,从此将告别世世代代露天翻晒稻谷的历史,为万祥镇家庭农场创建与发展提供保障。

过去,人工晒稻谷只有靠晴天翻晒干燥,并且需要大量的场地和人力成本,晒出来的稻谷碎米率较高,米质也不够好。遇到阴雨天就只能干着急。2011年,万兴村——馨曦果蔬专业合作社,由于水稻收割后,晒在当地公路上,影响了周边百姓的出行,加上连续降雨,造成稻谷发芽霉烂。粮食烘干机可以快速高效干燥稻谷中的水分,经过加工后的稻谷可以直接入库储藏,而且避免了人工晾晒所带来的二次污染,碾出的米品质也更优,售价也更高。据了解,用粮食烘干机烘干稻谷,每吨加工成本约三四十元;如果人工晒干稻谷,每吨至少需要两个工人翻晒两日,每日每人需要支付费用80元,并且受场地、天气等因素还会制约稻谷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