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私人民俗博物馆女馆主:老上海情怀不会搬家

06.09.2015  10:39

  因为租约到期,“80后”女孩王小佳创办的私人民俗博物馆,面临搬家窘境。这爿位于虹口区临潼路110弄内的小天地,有千余件藏品将寻找新的落脚点。

  “我会带着属于家庭或个人的老上海梦继续走下去,永远不会卖掉任何一件藏品。我不是贩卖古董的商人,纵然有名贵材质,若没有故事和感情,这样的冷冰冰的器物又与我何干呢?” 王小佳说。

   聆听老物件的无声故事

  200平方米不到的空间,仿佛一条时光隧道,从门口蜿蜒至最深处。二战时期、解放战争、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上海近百年来的城市历史,浓缩在此,以最自然、最亲切的姿态与访客无声对话。

  出生于沪上一个艺术家庭的王小佳,自幼耳濡目染海派气息。操着一口流利沪语,老一辈才能识别的尖团音她也非常拿手。石库门里的生活,在锡汤婆子里,也在樟木衣橱里。她难忘这段时光,便把这些承载物们一件件地留了下来。

  玄关处的黑色摩德利钢琴是奶奶留给她的礼物,近百年的历史依旧掩盖不了它的优雅;内厅里紧挨罗宾逊教堂钢琴的半米高的小琴,是她自己的第一台钢琴;琴盖上的三把旧口琴分别来自于爷爷、爸爸和她。安静的展馆里,似乎流淌着这些乐器发出的灵动声音,诉说着老上海的情愫。

  在这个微型博物馆里,最常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一台产自1936年的灰色Hermes Baby打字机。当年它的主人是生活于虹口犹太难民聚集区的一名犹太记者,战争结束回国时,他将这台打字机连同两个皮箱留给了房东。

  “我在房东的后人那儿看见了它,告诉人家我想办博物馆,对方就爽快地连同皮箱一起出让给了我。”王小佳悉心把这个油漆斑驳的打字机放在暗红色的旧钱箱上,附上中英双语的字条介绍这段历史。

  在打字机对面,还有一块“Victory Bar”的霓虹招牌,还原出上世纪三十年代犹太酒吧的橱窗。“我本身就是虹口小囡,对这里有很多童年回忆。在二次大战期间,虹口是犹太人的聚集区,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收下这一件藏品可能只需十分钟,可是听它背后的故事却需要一整个下午。

   承载凡人生活的无价之宝

  “可以拍摄、可以触碰、可以品味;拒绝‘倚老卖老’、‘板脸说教’、‘哀伤怀古’。”在豆瓣同城的上海站频道,王小佳这样介绍自己这座微型民俗博物馆。不是束之高阁的正襟危坐,这个“80后”姑娘希望每一个老物件都能不断散发出年轻的光彩。

  “在我眼里,怀旧不是赶时髦,不是风花雪月,而是曾经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印迹,会被我们一次次记起的最动人的凡人生活。”王小佳说,她从未想过要以数量或昂贵程度取胜,而是想让每个来访者真切感受到老上海的风情。

  微型博物馆石库门布景前的藤编旅行箱,曾让一位86岁的老人追忆起远赴东瀛的异乡生活与思乡情怀,热泪盈眶;“老三届”考生吴老先生,拿着一本破旧泛黄的高考大纲,与王小佳絮絮叨叨聊起自己被一场考试改变的命运……王小佳很喜欢和这些长者聊天,也乐于他们将博物馆当做分享回忆的精神家园。

  博物馆开的时间长了,名气越来越响。不少有着旧物件的家庭,在搬迁时会主动联系王小佳,把一些积淀历史的老物件出让给博物馆。复旦大学一位退休的林教授,向她出让了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五件套家具,老教授相信博物馆能保存、传承好这份记忆。

   非典型”博物馆:拒绝没有情怀的投资

  半个月前,王小佳突然收到了租约到期的消息。在媒体的帮助下,不少创意艺术园区陆续找到她,邀请她的私人博物馆入驻。“现在暂时还没有想好最终的去处,但一是要从租金成本、地理位置与场地大小考虑,藏品越来越多,场馆面积肯定不能太小;二是希望周边的环境和博物馆风格匹配。

  虽然选址未定,但她已迫不及待为藏品们构思起新家来:“未来的展馆设计我已经想好了,会有更丰富的场景布置,景深更深,360度无死角让大家感受历史和风情。

  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萌芽、九十年代繁荣兴盛的发展后,沪上的私人博物馆近些年也遭遇到发展困境。比如多伦路文化街上名噪一时的15家私人博物馆,目前尚存两三家苦苦支撑,不少都因为缺乏资金、不善经营与收藏者老年化等原因倒闭。

  据统计,上海目前约有100余家私人博物馆。但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观察,拥有独立展馆又能常年向公众开放的私人博物馆现仅有30余家,其中稍有规模与看点的更是少之又少。

  此前,王小佳的私人博物馆每天只接受十人预约,谢绝旅游团和未成年观众来访,因为她认为“这里不是走马观花的旅游景点”。她热衷搞慈善,与街道社区合作,免费接待老年人前来参观追寻旧梦,一做就是两年。

  “我不拒绝商业化,因为私人博物馆的经营需要成本,参观与小食品尝都会收取合理费用;但我拒绝没有情怀的投资者,私人博物馆不该成为贩卖藏品盈利的交易场所。收来的每一件宝贝,我都会让它们永久地在博物馆里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