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禽况":沪确诊1例H7N9病例患者59岁 现正在救治中

02.01.2016  07:37

原标题:新“禽况”:沪确诊1例H7N9病例患者59岁,本市户籍,现正在救治中

  东方网1月2日消息:禽流感又来了!昨天,上海市卫生计生委通报:上海市报告1例感染H7N9病毒确诊病例。患者倪某,男,59岁,本市户籍,是昨天确诊的,现正在积极救治中。

  医院加大监测力度

  针对新“禽况”,本市多家医院昨天表示,对高热有呼吸症状并有活禽接触史的病人加大监测力度。如有可疑的接触史,会进行基本的筛查化验。

  卫生专家指出,“公众不必过于担忧。如果上海禽流感病例大量增加,并且有群体性发病的情况,才需要引起警惕。”目前,上海疾控中心正密切监控禽流感病例的发展情况。

  据悉,我国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共两种,即鼠疫和霍乱,乙类有25种,丙类有11种。甲类传染病必须在2小时内报告,并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则要求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根据病人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从2013年11月1日开始,本市已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市卫计委介绍,将H7N9纳入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主要是出于对疾病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进行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需要。

   禽类食品必须烧熟

  市民要预防H7N9禽流感,最重要的是不要与活禽有接触。专家指出,不要去活禽交易市场,不要买活的、当场宰杀的禽类。建议市民更大程度接受冷鲜鸡。现在的冷鲜鸡一般都是当天宰杀,因此,味道还是不错的,最重要的是较为安全。

  禽类食品怎么吃才更安全?必须充分烧熟。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食品安全预防措施》指出,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就可以把它杀死,并且H7N9病毒在屠宰后的禽类体内存活时间很短,所以食用屠宰好的鸡肉、冷冻鸡肉,只要高温加热,是不会染上病毒的。

  按照《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根据对禽流感等疫病疫情的预测和预警以及对季节性发病规律的评估,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农委已经联合发布通知,规定2016年2月8日至4月30日期间全市实行季节性暂停活禽交易。

  暂停交易期间,上海本市定点活禽批发市场和定点活禽零售交易点将禁止活禽交易,外省市活禽除运至本市活禽屠宰场进行集中宰杀外,不得直接进入本市交易。

  要注意的是,临近春节,有的市民可能会从市场里买鸡鸭带回家养着,专家提醒,这样做很危险,建议市民不要在家里养鸡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