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最严“禁放令”通过大考 将研究常态化管理模式

17.02.2016  10:00

  猴年春节是上海外环以内区域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首个春节,烟花爆竹基本“零燃放”的背后,有着诸如张秀云一样的基层干部默默付出。而和他们携手同行的,是5万民警和30万名平安志愿者,而上海市民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这座城市的守法意识与公民素质。

  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管控将延续至元宵结束。元宵过后,结婚、搬家等也会涉及烟花燃放,该如何管理?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烟花爆竹的管控将实施常态化管理模式,具体方案已在研究中,举报热线继续向市民开放。

   物业经理在大堂“抓人

  曹家堰居委会下辖高档涉外楼宇7幢、花园洋房43幢、老式公房7幢、普通大楼1幢,属混合型多元化的居民区。

  要想让居民配合不放烟花爆竹,工作要做在前。因此,1月22日,居委会就开始挨家挨户地上门劝说居民签订承诺书,不燃放烟花爆竹。不过这个字可不是那么好签的。

  “涉外小区进门难,语言不通是第二难。”曹家堰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潘棠贤这样告诉记者。华山花园与嘉里华庭小区总户数891户,有75%以上的外籍人士,往年是江苏街道内烟花爆竹燃放量最高的小区之一,情况比较特殊,宣传难度较高。

  华山花园的物业经理姚文不顾身体有恙,和潘棠贤一同守候在大堂内,一户户地帮着“抓人”,并在现场充当翻译。2月3日,涉外小区的承诺书签约率只有30%。仅仅两天之后,承诺书的签约率达到100%。

   因值班没能送走老母亲

  大年初四下午3点多,湖南路街道兴武居民区书记张秀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一篇简短的悼文,悼念她2月6日故世的老母亲。老母亲瘫痪在床12年,平时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月4日,医生对家属开出了病危通知单,全家人心急如焚。“2月6号那天,是羊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以后我本想去医院的,结果弟弟说母亲情况有所好转,想到5点就要开始值班,我想那就算了。”想不到这竟成了她的终生遗憾。第二天下午2点左右,张秀云接到医院的电话再赶过去时,和老母亲已是阴阳相隔。匆匆安排好母亲的后事后,张秀云平复了一下心情又赶回居委,这件事情她谁都没有告诉,强打着精神,到各个管控点位、路段给志愿者鼓劲,没有人看出她的异样。

  瞒不住的是老姐妹,张秀云最终还是向居委会主任王元萍道出了实情。年初四忙完母亲的身后事,想着要对亲戚朋友有个交代,才有了朋友圈的那篇悼词。到了晚上6点多钟,张秀云套上橘色的平安志愿者马甲,又开始上路。对张秀云,王元萍既心疼又感动:“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请假都是人之常情。她是退休返聘的居委会干部,你说她图什么?我是真的佩服她。

   一家三口都是民警

  三口之家,三位警察。张正兰的丈夫王金然是长宁分局警保处民警,做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保障工作;儿子王骥旻2015年6月进入公安队伍,在长宁分局仙霞路派出所任巡逻民警。

  “我和妻子都是警察,这么多年,深知市民的节假日就是民警的上班日,所以一直都不赞成儿子当警察,可是小家伙有自己的主意,坚持要当警察。”王金然告诉记者,之前儿子不是警察,春节期间,家中好歹有人留守。

  不过这个春节,这一家三警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彼此之间的交集很少:往往父亲清晨出门上班,儿子还在补觉,等母亲收岗回家后,儿子还在外巡逻……

  而为了今年烟花爆竹的管控工作,除夕那天,三人中午抽空在家中吃了顿饭,之后,便各自回到工作岗位。儿子在仙霞路巡逻,妻子支援江苏路派出所路面巡逻。王金然则奔波在各地派出所之间,为一线民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其实一开始,王金然是拒绝记者采访的,他说自己干了一辈子的警察,这点都是应该做的,实在没什么好多说。比起身为警察的职责,他觉得更令人感动的是那些平安志愿者的付出。

   癌症康复者成为志愿者

  72岁的徐金英就是这样一名平安志愿者。15年前,身患乳腺癌的她也曾悲观厌世,得益于身边人的关心,让她迈上了志愿者的道路。2003年,徐金英参加了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2006年,成为社区志愿者。2010年,报名世博会志愿者。

  “这次管控烟花爆竹,我总归要参加的呀。”徐金英告诉记者。小年夜、除夕、年初四三天,她都坚守在岗位上,每隔半小时,就和另外一名志愿者沿着华山路、镇宁路巡逻。即将到来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她也依然在岗。她这种劲头也影响了小区里的众多居民,大家纷纷来到居委会要求参加志愿活动。

  “好多居民到居委会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随便排我的班,我都有空,实在是令我们既感动又意外。”对于居民的热情,徐金英所在的华山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叶玫连称没想到。春节对中国人意义重大,没打电话之前她们总是有各种担心:会不会没有志愿者愿意参加?可电话一通,却没有一个人打回票。

   管控形成紧密大网

  就在今年上海“两会”召开期间,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对史上最严的“禁放令”能否顺利度过首次大考表示关切,这次被誉为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措施最严、力度最强”的一次管控是如何织成一张紧密大网的,我们不妨以中心城区长宁区为例进行一番解剖。

  记者从长宁区相关部门了解到,长宁区先后7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了《长宁区2016年烟花爆竹安全管控工作方案》,形成由区政法委、公安分局牵头,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强势推进的格局。

  排摸研究之后,确定了725个自然小区、274条重点线路等巡逻、守护的岗点。一街镇、一居委、一小区、一路段,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形成了方案,而最重要的是,每个方案都落实到了具体的民警和平安志愿者身上,做到“人岗相适”,实现“人尽其用”。

  打个比方来说,这些辛苦在一线的人们好比一张网上的绳结,每人负责的点位和路段便形成了绳结之间的那段绳子。法规的出台让市民行为有了明确边界;通过事无巨细的事先宣传,市民形成了有效而具体的禁放意识;在管控当日,在民警、志愿者、居委会等工作人员的“监督”下,便有了这份“零燃放”的答卷。

   节后将实施常态化管控

  春节过后,市民依然会有婚丧嫁娶、乔迁新居等需求,届时管控力度会否有所减缓呢?

  对此,相关部门表示此次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管控将以元宵节为结束节点,但此后的烟花爆竹管控将实施常态化管控模式,举报热线也将继续向市民开放,只是具体方案仍在研究制定中。

  采访中,也有基层负责人提出,他们此次在宣传阶段,也主动和一些婚庆公司以及殡葬行业、即将开业的店铺主动联系,主动上门签订“承诺书”,在日后的常态化管理模式中,也可以考虑将之进行吸纳。

  湖南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元宵节之后,还将进一步落实管控的长效机制,成立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派出所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多渠道发现机制,从源头上控制烟花爆竹的违规燃放;通过宣传教育、考核奖惩引导居民群众移风易俗;还要将该工作纳入创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的总体要求和年度工作考核。

   市民守法意识上新台阶

  市人大代表厉明曾和138名人大代表联名向市民倡议“春节期间不燃放烟花爆竹”,也一路见证了外环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立法进程。

  对于今年春节期间上海交出的这份成绩单,他认为从法律本身执行来说,执行得确实不错,延伸开来看,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法律执行得成功与否,跟市民的配合度和认知度相关性很高,这次尤其体现了市民认可和社会共识的一致。当然在管控上,光靠行政力量可能是远远不够的,志愿者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自己遵守法律,又是法律的监督者,同时来自于市民中间,对身边人的带动作用不可小觑。

  市政协委员、协力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游闽键在上海“两会”期间,就曾多次和记者探讨过烟花爆竹禁燃问题。对于这个有史以来睡得最安稳的除夕夜,他感慨“既没想到又在情理之中”。

  通过这次管控,可以看到上海市民的守法意识和公民素质跃上了新台阶。他十分期待,在诸如随地吐痰、乱穿马路等城市不文明行为的治理上,上海也能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