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课程辐射白领学生 增两家终身学习体验基地

16.10.2014  11:11

  10月16日消息:提到社区教育,很多人认为只是老年人丰富退休后的闲暇时光。事实上,很多趣味社区课程也广受年轻人的喜爱。记者从部分区县社区学校获悉,一些特色十足的课程受到白领和学生的热捧。市教委表示,作为本市终身教育的一大特色项目,去年开放的“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今年年底前有望增至10家,为市民提供更多互动体验平台。

  在闵行颛桥社区学校的剪纸教学现场,被誉为中国“醉剪”第一人的李黛一边哼唱着非遗江南小调,一边在纸上随手剪几刀,一位古代仕女跃然纸上。李黛告诉记者,“醉剪”和传统剪纸的区别在于,不需事先打画稿,心中所想便可通过剪纸表现出来。让她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这门手艺产生了兴趣。每到暑假、双休日,都有学生走进社区学校,领略“醉剪”的魅力。李黛还定期将免费课程送进社区幼儿园。目前,上百名学生已体验过她的“醉剪”艺术课程,李黛希望从兴趣培养入手,在学生中挖到传承传统技艺的好苗子。

  “传统概念里,很多人认为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内的老年群体,其实不然。”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夏瑛表示,社区教育实际上是各级各类群体的大融合。统计数据显示,本市社区学院目前已覆盖全市17个区县,共有214所街道社区学校,5000多个居民学习点,全市范围内共有600多门社区课程,其中,《老、庄导读》、《古诗词赏析》、《中国画》、《中国结》、《越剧》等传统文化社区教育课程,已辐射到各中小学校。此外,很多白领也成为社区课堂的常客,比如静安的“白领课堂”,从上海方言教学切入,融入很多海派文化的体验,深受白领的喜爱。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除了各级社区学校、居民学习点,本市还推出“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让市民在互动式、体验式的学习中寻找到终身学习的乐趣。去年本市首批8家体验基地挂牌,诸如西餐文化礼仪、珠宝鉴定等一批特色课程受到追捧。今年年底,本市有望新增两家基地,形成十大体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