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动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路径分析

22.09.2014  10:59

  ■唐动亚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面对的挑战主要有,它如何真正成为国家主流价值观,如何破解它所面临的失效、失语和失势危机?如何面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挑战?如何面对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挑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是在前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效果的反思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认识、再实践、再创造、再调控、再适应、再培育的过程。宏观层面,国家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提供引导、规制和约束,主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的方向性。中观层面主要是在社会层面上反思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的效能,主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的承续性。微观层面主要是在个体层面上反思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体层面主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的基础性。
  更好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效能,需要从十二个向度加以耕耘。宏观层面有三个向度,即国家精神、国家制度和国家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需要检视国家精神培育的现状,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实践、再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制度文化和规范文化建设,通过培育制度精神,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效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需要检视的是国家行为是否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对国民的感召力。中观层面有四个向度,即社会风俗、社会秩序、社会认同、社会情感。我们需要对遗风陋俗等进行“社会风俗再造”运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需要检视的是社会秩序的现状是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的有序化,需要检视的是目前的社会认同是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体的感情共鸣、文化归属结合起来,需要检视的是公民对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等社会情感的归属性。微观层面有五个向度,即个体习得、个体体验、个体评价、个体传播和个体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检视的是公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上是否建立接受内化机制、实践强化机制和灌输引导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社会化,检视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给公民提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检视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度”和“效度”,即“效果如何”。在个体习得、个体体验和个体评价的前提条件下,个体传播需要个体宣传教育和个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身实践两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的效用,是对公民的内化与自觉化。
   http://jxrb.cnjxol.com/html/2014-09/21/content_7551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