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创新型人才培养:“创客教育”在行动

07.07.2015  18:42

提到打印,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影像便是一张张平面的文稿或照片从打印机中吐出的场景,然而3D打印的出现则立刻颠覆了这个传统的场景:不到半小时的功夫,便可以让平面照片上的人、物从打印机中“”出来……这就是科技创新的魅力,总是能让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在创新2.0时代,创新不再是科学家们的专利,普通大众也能成为创新的主角,这种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创新模式将深刻推动传统创新模式的变革。“创客”正是这类勇于利用新兴科技、致力于把各种创意变为现实的群体。为推动国家在创新2.0时代的发展,“创客”势必从青少年阶段便开始培养。      

7月6日至7日,“2015上海市中学生高校体验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体验营由上海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及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主办,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围绕“单片机的使用与创新”主题开展活动。在2015年1月的上海市青少年单片机活动高中组中脱颖而出的优秀学子们再次聚首,参与“单片机精英挑战赛”的同时,将在交大电院师生带领下一同参观各类重点实验室中的前沿科技项目与作品,与智能车、机器人等来一次亲密接触,一睹科技创新的独特魅力。同时,来自上海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及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学者和上海市多家高中的校长、教师共聚一堂,畅谈创新型理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创客教育”。      

科创初体验:与智能车、机器人亲密接触

为充分调动营员的创新创造热情,6日上午,交大电院副院长李少远教授、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王艳分别对营员们进行了欢迎以及鼓励。李少远教授还以如何设计自动控制系统为题为营员们上了第一课,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控制,并由自动控制系统引申到高考系统、讲座中还巧妙穿插电院各专业介绍;他指出,科技创新成果的获得基于大量的动手实践的积累,许多创新成果的最初的想法源于日常的突发奇想,我们不应该忽视自己日常的“奇思妙想”,也不要嫌弃自己想做的东西“”,而应当大胆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在实际动手中继续探索思考,这样才能够“”得更“”。体验营营员在交大电院志愿者的全程带领下参观了智能车辆技术研究所、机器人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智能无线网络与协同控制研究中心等实验室。      

营员们首先来到智能车辆技术研究所。智能车辆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目前由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组成,主要从事与智能车辆有关的定位、导航、感知、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自主驾驶、辅助驾驶和协作驾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智能车辆技术研究所为营员们展出了智能车代表作CyberC3、CyberTiggo以及缩微车CyberSmart,并介绍了混合交通环境下行人安全状态识别与预警技术、面向城区综合环境的行人检测和意图分析技术等在研项目。随后,CyberTiggo智能车校园自主驾驶演示作为压轴戏登场,营员们对酷似“变形金刚”的CyberTiggo智能车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甚至在演示过程中追随着车辆一同行进。营员们互相分享各自对智能车未来发展的畅想,还有营员表示自己从小的梦想便是实现车辆自动寻路、变速,经过这次对智能车技术的实地观摩,再次点燃了自己的梦想。      

随后,营员们前往机器人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的自主机器人实验室参观。自主机器人实验室以机器人系统的感知与控制技术为研究重点,旗下的“交龙队”曾获2014年国际实作机器人竞赛冠军。自主机器人实验室为营员们讲解了人工智能、计算机控制技术与机器人技术基础,并展示了智能操作臂、机器人视觉系统等先进技术。曾经作为“交龙队”主力选手之一的投篮机器人也登场为营员们展示了它精湛的投篮技术。来松江二中的营员沈同学表示,自己自小就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并组装一些简单的机器人产品,这次在自主机器人实验室的参观体验进一步开阔了他的视野、加深了专业认识,让他觉得自己对于机器人“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他还与投篮机器人合影留念,以此鼓励自己继续学习探索。      

营员们纷纷表示,近距离接触“高端前沿”的科技设备,身临其境地体验科技创新的魅力,极大地激发了自己亲身动手创新实践的热情,摩拳擦掌,对第二天的“单片机精英挑战赛”充满了期待。      

智慧迸发:单片机技能大比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迎接本期创客体验营的终极挑战“单片机精英挑战赛”,营员们在6日下午与交大电院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并接受了单片机相关技能培训。      

来自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主持了单片机技能培训课程。他详细地讲解了单片机开发系统的基本组成、搭建方法与编程基础,并演示了示例程序,如信号源、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同学在交大志愿者的帮助下,通过现场实践,已经能够掌握这些仪器的基本使用。      

7日上午,体验营营员分组参加“单片机精英挑战赛”,完成设计任务、形成设计报告并参与成果答辩展示。      

本次“单片机精英挑战赛”由营员组队参与。赛事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体验营开营前公布的基于单片机的电阻测量系统的设计,并现场评比各组设计的测量系统的测试精度。第二部分则需要营员利用电阻测量系统,并结合现场的安卓手机作为主控端控制电阻的测量,搭建联合测试系统。    

接到任务后,各组投入了紧张比赛任务中。近两个小时后,各组均设计与实现了各自的联合测量系统,并依次登台演示。      

例如,来自松江二中的沈家成团队不仅完成了一个高精度的基础电阻测量系统,利用蓝牙模块完成安卓手机与基础测量系统间的通讯,顺利地实现了使用安卓手机进行电阻测试控制,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测量系统流水灯循环点亮功能与测量数据加密传输功能。      

各组喜获成果之余,本次2015上海市中学生高校体验营圆满落下帷幕。      

破题人才培养:“创客教育”在行动

体验营举行期间,来自上海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交大电院、上海市华师大二附中、曹杨二中、等教育领域专家与一线教师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及“创客教育”的推进开展主题研讨会。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应用物理项目组负责人沈玉婷表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上海市推进单片机创新活动的发展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青少年单片机应用活动”、“电子制作活动”等系列活动。“电子技术创新教育”的推进,除了拥有推进的意识,还要依托于具体的、有意义的、能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新工具、新材料,否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本次体验营系列活动第二年与交大电院合作开展,依托电子信息科学类师资与硬件资源雄厚的交大电院开展活动,相信能极大扩宽高中学生的创新空间,使活动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曹杨二中副校长易建平指出,创新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当形成一定规模与完整体系,要从初中、高中各个阶段逐级开展、环环相扣,人才创新素养培养体系才能完整而有效。      

上海交大电院党委副书记杨一帆表示,利用自身科教资源服务社会是现代高校的功能之一,也是衡量当代高校存在价值与决定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高校须“饮水思源”,肩负起“反哺”社会的责任。学校培养、学生喜欢、各方配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不拘泥于传统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压抑学生的兴趣,走出传统课堂与考试去发掘学生的潜力并提供平台与机会,敢于大胆推进“创客教育”,让“创客文化”在学生间蔚然成风,才能够培养出一批具备创新能力与真才实学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