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宁同学在2012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23.07.2014  17:13

实践中感悟科研,科研中挖掘才能

林秋宁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林秋宁,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07级硕博连读研究生。来自福建省泉州市的我,成长于一个大家庭,从小便养成了生活独立自主、工作团结协作的性格。这样的性格成为我日后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上宝贵的财富。

 

在学习中选择科研

 

我于2003年考入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本科4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因成绩优异连续获得综合课程奖学金;同时,为了全方位锻炼自身素质,我也积极参与学生会及社团活动, 曾担任班级团支书和副班长的工作。在本科学习阶段的各实验课程中,我就因动手能力强而慢慢脱颖而出,深得各实验课程老师的喜爱。2007年,我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免试直升为华东理工大学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并因为自己喜爱有机实验而选择了应用化学专业,至此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活。

在导师选择时,刚刚从美国“特聘”回来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朱麟勇教授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给了我巨大的吸引力,在与朱老师的交谈中,他活跃的思维和具有前瞻性的科研眼光让我下定决心师从于他。

进入到研究生学习阶段之后,尤其是完成了课程学习进入到实验室以后,在与学院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交流接触以及听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的过程中,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科研。它不是像高中或本科那样仅停留在学习课本基础知识的阶段,也不是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你的科研成果,更不是用考前突击的方式就能做好科研。它除了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求对国内外科研领域和研究动态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它需要的不是爆发式的一时努力,而是持之以恒地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它除了需要一个聪明的脑子去思考,更需要一颗敏锐、细致的心去观察和发现。

 

在挑战中积极探索

 

博士5年,我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希望能在研究工作中有所作为。我的研究内容是抗癌药物的靶向、光控制释放。这是一个多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涉及的学科包括化学生物学、光化学、物理化学和药物化学等,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科研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果。我清楚的记得在刚开始的两年,虽然夜以继日的努力科研,但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成果。那时压力大到几乎睡觉都能梦到自己在做实验,我也曾经想过退缩,也曾想过放弃,甚至纠结为什么自己要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就在我深陷迷茫的时候,是导师朱麟勇教授和父母家人给予了我巨大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坚定的走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努力探索,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的研究工作终于在09年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实现了利用双光子近红外光技术精确控制抗癌药物释放的目的,突破了传统光控释放被迫沿用紫外光的技术瓶颈。该工作在国际化学类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上发表,工作成果不断被国际同行引用和高度评价,被称为“新一代光控”药物释放体系。该工作发表两年,单篇引用次数已达60余次,并入选2010年度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化学进展年报》,作为该领域最重要的进展工作之一。我也于2010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论文年会一等奖和“天鼎-东岳”计划外奖学金特等奖的殊荣。

 

在实践中不断突破

 

那次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奋斗,我们再次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和原创性的工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激活型光扳机”的新概念和新机制,该工作同样发表在2012年的《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上,被国际同行认为是 “具有全新概念和重要影响力”的工作。再接再厉,我们应用以上新概念,再次另辟蹊径结合肿瘤乏氧特征,把“靶向激活光扳机”用于高精度控制抗癌药物释放,首次实现超高差异性光控药物释放杀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零伤害的喜人结果,突破了传统光疗需要严格避光的瓶颈,为今后病人一边光疗,一边享受日光浴提供了想象空间。工作再次发表在国际顶级材料学期刊《先进材料》(Adv. Mater.)上,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对光治疗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和迷人前景的工作”。为此,《科技日报》以题为“‘靶向激活光扳机’开辟光精确控制治癌新路”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报道,中国科学网、科学网、中国科学报和化学通讯等重要媒体给予转载。我本人也入选学校“优秀博士培育计划”,并再次获得天鼎-东岳奖学金特等奖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殊荣。

总结几年的科研生活,虽然因为科研工作我付出了很多,但我也幸运地得到了很多: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4篇,其中3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获得各类奖项近10项……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些荣誉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经过几年的科研实践,已经培养出了我良好的科研素养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培养出了我专注执着的工作态度,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毅力。我想凭借着这些能力和素质,未来无论身处哪个工作岗位,我都能胜任,都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人生中感悟科研

 

可以说,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借此机会,我对我的导师朱麟勇教授致以深深的谢意!也感谢国家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子,感谢学校各级部门对我们工作给予的支持和肯定!祝我们的母校华东理工大学培育出更多优秀的科学家,为科技发展做贡献,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最后,我引用华罗庚先生的这句话表达自己的科研感悟: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附:主要科研成果

[1] (论文)  Qiuning Lin, Qi Huang, Chunyan Li, Chunyan Bao*, Zhenzhen Liu, Fuyou Li, Linyong Zhu*, Anticancer Drug Release from a Mesoporous Silica Based Nanophotocage Regulated by Either a One- or Two-Photon Process. J. Am. Chem. Soc., 2010, 132, 10645-10647.

[2] (论文)  Qiuning Lin, Chunyan Bao, Shuiyu Cheng, Yunlong Yang, Wei Ji, and Linyong Zhu*, Target-Activated Coumarin Phototriggers Specifically Switch on Fluorescence and Photocleavage upon Bonding to Thiol-Bearing Protein.J. Am. Chem. Soc. 2012, 134, 5052-5055.

[3] (论文)  Qiuning Lin, Chunyan Bao, Guanshui Fan, Shuiyu Cheng, Hui Liu, Zhenzhen Liu, Linyong Zhu*, 7-Amino Coumarin based Fluorescent Phototriggers Coupled with Nano/bio-conjugated Bonds: Synthesis, Labeling and Photorelease. J. Mater. Chem., 2012, 22, 6680-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