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企业研发项目获奖的上海科研人员讲述 《解放日报》:转化“最后一公里”法宝何在

11.01.2016  14:06

微创医疗研发人员在实验室。微创集团供图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点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上海科研人员,在这个问题上有何法宝?记者采访了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目的完成人,他们分别来自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企业研发三个领域,对于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各自的独特视角。

价值投资结成“命运共同体

华东理工大学魏东芝教授领衔,联合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轻工业学院,共同完成了“定向转化多元醇的生物催化剂创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项目,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他看来,科技成果转化好比投资,科研人员将成果投向企业,企业则将资本投入成果。这种投资不能只重眼前利益,斤斤计较于一笔笔交易,而是应秉持价值投资理念,找对人、放长线,结成“命运共同体”。

魏东芝的经历就是一例。据介绍,这项替代化学催化、实现绿色制造的生物催化成果,其产学研合作始于1997年。当时,魏东芝团队想把职务发明以150万元合同价转让给一家企业。还是小企业的鲁南制药也看中了这项成果,力邀团队进厂参观,尽管双方素昧平生,可谈了十多分钟,魏东芝就有了变更合同方的意向,后来还主动将合同价降至120万元。“我发现和这家企业追求的是共同价值,比其他企业更合拍、更投缘。”他认为,“价值投资”理念有利于成果转化的可持续性,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在和高校、医院的合作中也体现了“价值投资”特点。微创集团首席技术官罗七一博士介绍,微创与上海多家三甲医院有紧密合作,并与二军大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筹建转化医学联合研究中心,在内科学、外科学、介入医学、肿瘤学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作为研发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械的企业,我们非常需要倾听医生的想法,把他们的好主意转变成创新产品。

技术平台、科技创新链“内化

微创的创新管理还有一大特点:“14+2”通用技术支撑平台。微创集团董事长常兆华博士说,集团在研产品高达上百个,对钱少人少的民营企业而言,如何以最少的资源、最低的代价,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公司的方案是建立良知创意中心、临床前医学实验中心、特种材料研究与加工中心、数值仿真中心等14个通用技术平台,它们覆盖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向集团10个业务板块开放。此外,还有一个“前台”,是与市场、科技界对接的信息窗;一个“后台”,针对集团现有产品开展网上服务和数据收集。

通用技术支撑平台的设置,使集团各个业务板块的研发不必“重复建设”。这类似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但将其内化,同样达到了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的效果。

魏东芝领导的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团队架构上也有“内化”特点,打造出一条适合成果转化的“内链”。研究所包括硕博研究生在内的百余名人员,分为五六个研究室,从上游的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到中游的发酵工程、大规模制备,再到下游与产业适配的生产线,各研究室全线覆盖,能将科研成果顺畅地转入企业。

与这种团队结构不同,不少科研单位的内部并未形成科研链,使得许多成果“独立成文”,单独看来都是科技创新链上游的好成果,但因缺乏中游的接应,最终停留在了论文阶段。

基础研究应得到政府长期支持

没有直接转化价值的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链上发挥着什么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铁基超导体电子结构的光电子能谱研究”的第一完成人、复旦大学封东来教授说,他的团队主要研究超导材料的微观机理,与产业离得很远,“如果我开一家公司,你们千万不要入股”,然而,这种微观机理研究关乎超导材料制备的后劲。唯有“知其所以然”,才更有希望找到人类梦想中的室温超导材料——不需要零下100多摄氏度的低温环境,就能建成零电阻电缆、磁悬浮列车。

43岁的封东来是上海获奖项目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他带领团队,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获得铁基高温超导电子的微观信息,做出了多个原创性发现。其中包括,发现新的一类铁基超导体的电子结构,挑战了传统配对理论,美国物理学会杂志将其比作“铁基超导研究的一次暴风雨”。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长期支持。“市科委把我的研究列入重大项目,我很感激。”封东来说,基础研究应得到政府长期支持,科技创新之河才会有丰沛的水源。




    原文来源: 解放日报   |  发表时间:2016-01-09   |  作者:俞陶然、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www.jfdaily.com/kejiao/bw/201601/t20160109_205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