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上海交大成立智慧城市研究中心 发布《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4》

10.11.2014  19:33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具有总体性意义的重大现实问题。都市化是以“国际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当代城市化进程,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中具有顶层设计、全局视野和战略核心的重要地位。

  为更好的研究中国都市化的进程,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大学举办了城市科学秋季论坛并向社会发布《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4》,并宣布将合作建立“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4》的主题报告《中国式城市化的宏观观察与趋势分析》粉上下篇,上篇为“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文化转型”,重点阐释文化转型是新型城市化与旧城镇化的本质区别。下篇为“中国都市化焦点问题解读与阐释”,对2013年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与事件进行了梳理、解读和深度阐释。

  专题报告《都市化进程的中国问题与战略参照》则继续推出新年度《中国大都市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报告》《全球设计之都创新发展报告》《中国城市设计发展报告》《全球都市文化发展报告》,同时新增《城市科学发展趋势与中国科研实力排名报告》和《日本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调研报告》。

  资源报告《都市化进程的中国经验与中国话语》主要包括《城市建设、生态与资源报告》《城市化、都市化和城镇化报告》《城市经济、人口与社会报告》《都市文化与精神生态报告》《城市科学研究与人文艺术报告》五个子报告,为研究和把握中国城市化的最新进程和精神成长提供一面镜子。

  教育部《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士林教授指出:从历史上讲,古代城市化和现代城市化都属于旧的城市化形态,从类型上讲,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都是旧的城市化模式。新中国前30年,政治型城市化是主导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经济型城市化成为主导模式。与之不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框架上以“人文城市建设”为中心,包括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和文化型城市化三个层面,综合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制度文明、物质基础和人文精神;在空间上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包括“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最终形成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关系和协同发展机制。一言以蔽之,新型城镇化是以文化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目标并在空间上涵盖了大都市、中小城市和乡镇村落的城市化进程。这是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科学理解和本质认识。

  据悉,此次新成立的研究中心将编写和发布《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年度报告》,共建《智慧城市发展数据案例库》,编印《智慧城市情况简报》,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智慧城市战略智库与先进通信技术产业应用高地。

来源:上海热线 2014.11.09

原文: 上海交大成立智慧城市研究中心 发布《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