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七成石库门已消失 数量严重萎缩保护迫在眉睫

02.10.2015  09:47

  据东方网10月2日消息:9月30日,2015年上海石库门的保护与传承高峰论坛在城市规划展示馆举行。与会专家指出,上海石库门的数量正在严重萎缩,石库门保护迫在眉睫,希望通过申遗推进上海石库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专家学者认为,上海石库门是建筑史上中西合璧的经典范例,与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广州开平碉楼、澳门历史文化街区类似。然而与它们相比,上海石库门里弄规模更大,遍布整个城市,更完整真实反映一座城市的面貌。

  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说,“上海人怀有复杂的感情,很多搬出石库门的人开始怀旧,其实是对稀缺的心理补偿,城市高楼里缺的是守望相助、邻里之情,以前那些矛盾和痛苦的回忆统统烟消云散。

  今年,市政协文史委开展“石库门申遗可行性调研”。资料显示,解放前上海约有20万石库门里弄式建筑,近60%的上海人居住其中,上世纪80年代以来,约有70%的石库门被拆除。至2020年,根据相关规划,还有相当数量的石库门将要消失。

  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冯小敏说,“上海应该将申报石库门世界文化遗产纳入十三五规划中,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开展整体性保护工作。

  目前,超龄、超负荷使用使得石库门建筑本身保存情况较差。专家学者认为,首先需要采取措施改善老建筑的居住情况,减小居住密度,并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保护经验,将部分石库门纳入保障房体系,建立准出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