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华讲堂”第九讲:“海上丝绸之路”

13.01.2015  21:03

       1月8日下午,上海大学孔子学院奖学金中国文化艺术体验系列活动——“知华讲堂”第九讲“海上丝绸之路”在D208教室举行。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任《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的李孝弟博士作就“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做专题报告,并与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交流互动。本期“知华讲堂”由杨静副院长主持。        李博士首先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别回顾了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并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开始,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他指出,各个民族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自古有之,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主要交流方式。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个地区不同的交通方式,从而形成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两条经济交流线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的沟通与融合。接着他对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从先秦、两汉的路线形成,到唐代、明代的鼎盛发展,直至清朝因“海禁”政策而发生转折等等。最后他重点介绍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中国跟周边国家丝绸之路合作内容及战略意义。最后,李老师还跟各国留学生们、旁听讲座的曾桂娥副院长和教师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