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中国制造:上市企业多角度创新精准发力

24.10.2016  17:16
  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针对这些已被《中国制造2025》列入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多家企业积极发力,并依托资本市场平台支持,从技术、管理和发展路径等多方面强化创新“基因”,瞄准国际前沿,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对于公司竞争力,多家企业负责人提及最多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人才。同时,在迈向智能制造的道路上,上市公司也不断寻求创新发展模式,以期适应市场环境,推动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第一,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在新材料领域,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风电叶片、玻璃纤维及制品等两大支柱型产业的基础上,已着手培育第三大支柱型产业锂电池隔膜。中材科技总裁刘颖说,中材科技凭借材料领域掌握的核心技术,在多个产业的协同发展上做着尝试。
  
  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对于曾垄断在海外厂商手中,为机器人转动、挥舞、捏放等精细动作起着重要作用的控制系统,交流伺服系统以及减速器,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已实现部分自主研发。该公司董事长吴波说,通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的创新研发,公司实现了机器人动作的精准控制。
  
  第二,创新发展路径效果明显。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如何在海外厂商林立的市场中顺利突围,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汽车整车厂对机器人品牌要求高,海外厂商多专注于汽车生产线的判断,避开直接竞争的“红海”,进入工业机器人应用更为广泛的汽车零部件和其他加工制造领域,寻找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得益于创新发展路径,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近几年均实现了约100%的增长。吴波说,公司已在核心零部件优势基础上强势进入,在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处于领先地位。
  
  由于工业机器人不仅是高端自动化设备,同时是获取生产过程数据的入口,埃斯顿已开始布局工业互联网。“目前,公司提供的工业机器人都装有远程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和获取机器人的工作状态,预判可能出故障的情况,减少意外停机损失。”吴波说,公司将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机器人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充分挖掘数据对客户的价值,作为下一步创新研发的重点方向。
  
  事实上,在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上市公司积极求变,提高经营效率,进入发展快车道,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扶持。深市上市公司2016半年报业绩的稳中有升态势,也正验证着在多方因素的驱动下,企业创新“基因”正成为业绩增长的根基。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可以想见,我国企业家寻求自身突破的精神,以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助力,将助推我国制造业迈向新的台阶。(新华社记者 王都鹏 赵晓辉 许晟)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