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拼死”吃毛蚶
16.10.2015 17:37
本文来源: 看看新闻网
有人说,上海人除了大闸蟹,就要属对毛蚶最情有独钟了,而且还是喜欢生吃,要不是二十几年前的那场,波及几乎三分之一上海人的“甲肝风暴”,毛蚶不会从上海人的餐桌隐退。
不过,它真地隐退了么?
毛蚶主要分布在韩国、中国,常栖息在浅海沙底。
宁波当地人在食用蚶子时,取用粗铅丝篓,把蚶子置于其中,放进沸水锅中反复摇动篓子,至蚶烫熟,故名“摇蚶”。
“蚶有三吃法:用热水喷之半熟,去盖、加酒、秋油醉之;或用鸡汤滚熟,去盖入汤;或全去其盖作羹亦可,但宜速起,迟则肉枯。”“馋死不偿命”
放到今天,袁枚、沈复这些人,绝对是作家里面会生活的“小资”。
但是,上海人对毛蚶的爱,则更为“强烈”,起码在百多年前,就已见诸白纸黑字。当时旅居上海的钱塘才子袁翔浦,有诗为证:
“申江好,莫叹食无鱼,赭尾银鳞终岁足,雕蚶镂蛤及时储,鲜美有谁知。”
“雕蚶镂蛤”,这四个字,后来便成了一个相当生僻的成语,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而事实上,毛蚶绝对是一种,草根到不能再草根的平民美食。
生食的乐趣
毛蚶的滋味,鲜!嫩!
如果用上海人最爱的“生食”吃法,还有几分殷殷的血腥甘甜。美食家沈宏非称这种血腥,“是“生”与“熟”之间一种美妙的临界状态。”“闯穷祸”
生食既有乐趣,也极容易闯祸——上海人口头禅里,喜欢把闯大祸,叫成“闯穷祸”,1988年,毛蚶就闯了一趟“穷祸”。
1987年底,上海市就开始发生情况不严重的痢疾流行,到医院就诊的腹泻病人都称,自己在近期食用过毛蚶。
然而,1987年年底,因启东毛蚶大丰收,大量进入上海菜场,市水产局、食监所等都未能有效阻止——事后才得知,启东近海水域毛蚶积淀达到一米之厚,该地区则长期受到粪便污染。
自1988年1月19日起,上海市民中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发热、呕吐、厌食、乏力和黄疸等症状的病例。
之后数日内,发病人数成倍增长,截至到3月20日,共发生29.4万例,其中市区27.5万例,郊区1.87万例,呈现出突发性紧急疫情。
突发性的疫情,导致大量病人涌入医院,从而使上海的医疗系统面临巨大的压力,当时上海市所有的内外科病房,总计5.5万张病床,而甲肝病人数以万计,医院病床严重不足。
板蓝根脱销
图:88年2月23日,卫生局举行甲肝疫情首次新闻发布会
上海人之间,出现了不敢摸楼梯扶手,有甲肝病人的家庭,被周围人孤立的情况。
由于民众对甲肝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的缺乏,认为“板蓝根”可以预防或治疗甲肝,使上海市场板蓝根出现抢购风潮并脱销。
2月18日,在江泽民同志的陪同下,小平同志出席了上海各界春节联欢晚会。本来领导和演员握手的程序取消了,但晚会后,小平同志不顾周围人的劝阻,执意上台与演员们见面,并亲吻了小演员。
(ps:经历过当年这场甲肝风暴,笔者依然记得当年的人人自危的场景,其中也有不少上海人苦中作乐,多年后拿来自嘲的故事;当然,全国人民当年对上海人的“避之不及”也是记忆深刻——其实,这种“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心态,一直没有消失。)“告别”
毛蚶惹祸之后,其命运,就是“满门抄斩”!
其实,后来稍微管得松点了,上海的菜场里,也一直有毛蚶在卖,而且常常是躲在案板之下,只卖给熟人的。
可能,这既是所谓的“明吃不如偷吃,偷吃不如吃不到”!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源: 看看新闻网
16.10.2015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