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上海:上海人的“三只头”

18.08.2014  13:13
上海人经常说的有“三个头”,”噱头“、”派头“”花头“,噱头噱了头上,派头穿了身上,那这个”花头“,就要摆了台面上。今朝,阿拉就来说说,上海人的花头精。 看懂上海:上海人的“三只头

2014-08-18                                 在这里看懂上海                                 看看新闻网                        

                                                                               

社区精选


一篇上海最刮三的路名,其中提到上海有一条“勤西路”(上海话,音近“寻死路”),我们以为是网友开玩笑,社区里的老法师 “@Di” 出来证明,“这条路就在我工作的长宁区,叫作“黔西路”。不过这条马路现在已经改名“金钟路”,改名的原因,当然就是因为这个谐音了”。

另外,上次问大家望亭路的故事,我们的老朋友 “@Hugo” 在社区里做了解答:“望亭路就在八仙桥旁边,穿过宁海西路,我家以前就在宁海西路,从小上学就经过望亭路。记得这段路两边都是梧桐树,夏天时满满的树荫,很凉快。80年代当时的派出所就在望亭路上,后来建延中绿地了,就没有这条马路了。

是呀,上海有很多马路陆陆续续消失了,昨天还和几位老法师在聊天,听他们感叹,“现在在上海,还能找到的记忆不多了!


———搭档休假分割线———


阿拉上海人有三个“”是很拎得清的。

第一爱讲“派头”,西装革履,油头粉面,衬衫袖领白刷刷,体面干净的气味里,有某种优越的洋气,所以,前有“老克腊”,后有“小白脸”。即便日子过得有些拮据的,出门照样要硬了头皮,做出一副派头来,迭种辰光,就叫这位先生,“洋装瘪三”。

上海人讲究“派头大”,就是举止行为有气派,有格调,讲体面,品格、风范高雅。据说,“派头”一词来自英语的“patten”,这个词到了上海,就重点突出了“格调”的含义。上海人见过大场面,中气实力足,派头就“”得出,不但做出来的产品,待人处事个做派,侪讲究“上台面”、“有台型”,那怕造出来个“中国银行大楼”、“国际饭店”,也派头十足。

但是,上海人在场面上讲究气派魅力,对自家却是重视律己,治家崇尚“做人家”。要做好一家人家,就要“节俭”,“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活法”、“算算吃吃,吃吃算算”,这才是“移民客居”都市社会中,打造出来个上海人的本色。因为,阿拉上海人邪气珍惜太平生活的来之勿易。“小乐惠”成为交关上海市民,心底满足的生活方式。上海人的“做人家”、“精打细算”,曾经创造了承担得起连续40年的83.94%,什么?上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

除了“派头”,上海人还讲究“噱头”。

上海闲话里的“噱头”,意思“摸老老”(上海话,“很多”的意思)。噱头,可以是引人发笑的戏话,可以是叫人注目的花招,也可以是功架十足的打扮。唱滑稽戏的,放个噱头出来;骗人家上当的,摆只噱头过去。就是一个人穿着时髦、扎足台型,大家也会来捧场表扬伊:“喔哟,噱头势勿得了,叫大家眼睛也张勿开哉!

上海人还会说:“噱头噱头,就是要噱勒头上。”头上做功课、头上做功夫,理发店、美发厅个生活。理发也好,美发也好,只是店面招牌上个官话。以最俗气、也是最平常的上海闲话来讲,男人叫剃头,女人叫剪头发、汏头发、烫头发、做头发——女人个“花头经”要比男人多出勿勿少少。

到剃头店去,小囡剃小囡头,学生剃学生头。年纪再上去点,男人个花头也来了。老上海最流行个是小分头。辣头上个左侧、或右侧开出一条头路来,头发就按三、七比例兵分两路。因此小分头也叫做三七开。为了让头发服贴,剃头师傅还要为客人吹吹风。考究一点个,还要上点生发油。

大包头,顾名思义就晓得头发不分头路,由前朝后包了过去。大包头摆到北方去就称之为大背头。大包头上油水撸得十足个,上海人就叫伊,“奶油包头”了——几十年前,“奶油包头”还一度是上海滩上“小阿飞”的别称。

为了便当省力,上海人还欢喜剃只平顶头。平顶头剃得细致一点个,也有个称呼叫游泳式。因为头发只留得寸把长短,平顶头还被年轻人叫做“板寸头”。

张明敏唱出《我的中国心》的辰光,赶潮流的朋友,就跟紧理只大分头了,头路开辣贴当中,头发五五开。整理头发的辰光,两手左右开弓按摩遮过耳朵个长发,噱头势勿是一眼眼。

光头球星、光头明星个涌现,剃只光郎头就不是老伯伯的专利了。老里八早弄只光郎头上街,人家会怀疑侬是不是刚刚吃满官司。现在光郎头也算是时髦个造型了。

当然,“噱头”和“派头”都是上海人自己靠自己就可以做完的事,而第三个“”——“花头”,就没那么简单了,必须和人玩:和男人玩,和“十三点”玩,和小赤佬玩,和白相人玩,和“杠头”玩,和外地人玩......玩着玩着,上海人中有一些人间种子玩出了高手,玩出了“精明”二字。

粗心男人最不能和上海女人玩“花头”,一玩准输。对上海女人来说,男人如果今天突然买了很多好东西回家,肯定有问题——心虚呀;男人如果今天身上光滑清爽,也肯定有问题——在外面风流洗过澡呀;男人如果今天回家后,在卫生间蹲的时间太长——有问题;男人如果今天不开灯就钻进被窝——有问题;男人如果今天过分甜言蜜语——有问题...哎呀,做上海女人的男人真不好做。

据说,这“花头”的说法,其实是源自苏州俗语,后来广传吴地,衍生出“有花头”与“呒花头”,意指亦从原先单一有无“种花的本事”,而扩展为处事本领大小。

花头造就了一些上海人的小脑,也造就了一些上海人的生存艺术,“上只角”有“上只角”的洋派花头,“下只角”有“下只角”的市民花头,花头既是心眼也是手腕,既是精明也是情趣。

当然也有出道成精的,这种就上升到了“花头精”的层面了。“花头精”,褒义和贬义都可以用得上。至于是“花头经”(或“花样经”),还是“花头精”,“”是指可读的范文典籍之类,不指人;而“花头精”是指某某人的,沪语中的“花头精”是指某人的,当然不可以用“花头经”的,指人指物,还是要有区别,才会用的准确。

花头精,一是讲某人做事办法多,路子粗,人脉多,“迭个钱格里(相当于“这个迭钱先生”,钱某某)花头精蛮多的,花头透来,办法霞气多(很多),路子粗来,一定来事的(行的)。”

二是讲某个人神神秘秘,花头花脑,举头举脑(鬼头鬼脑),“迭个人这几天里老是寻我问三问四,打听隔壁阿毛的情况,窝(家)里的事情,勿晓得有啥花头经?”这里,花头经是指某事,也可能指某个人,所以,花头经和花头精可以通用的。

看懂上海”开通了线上微社区“旁友帮帮忙”,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浏览,并留下您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您也可以留下您对上海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您是老克勒,那请一定不要“吝啬”,让我们一起把上海的人文面传承下去。

阅读原文                                                                                                                         举报                                                                                            

                       

微信扫一扫
获得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