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节目引"相亲带不带父母"热议 中国式相亲你接受吗?

13.01.2017  19:41

原标题:一档电视节目引发“相亲,要不要带上父母”热议 “中国式相亲”你能接受吗?

近日,一档《中国式相亲》电视节目走红。正像节目宣称的“不仅着眼于单身族的脱单问题,更将家庭元素融入其中”。而恰是因为融入了过多的家庭元素和家庭背景,也在坊间引发了“相亲,要不要带上父母”的争论,特别是当年轻人的择偶标准与父母的标准发生矛盾时,又该听谁的?

爸妈在场谁更放心?

按照《中国式相亲》的规则,先由5组家庭的家长对单人嘉宾进行选择,若不满三个席位,再由孩子选择。这就是说,孩子择偶的选择权首先落到了父母手里,契合了主持人所说的“带着父母来把关,一人脱单,全家光荣,有爸妈更放心”。其实,这种由父母参与甚至越俎代庖,的确堪称典型的“中国式相亲”,常见的公园里的相亲角、大卖场里的老人喝咖啡聚会,演绎的就是这种父母包办的相亲模式。“孩子忙”“孩子没经验”“替孩子先把把关”,成了“中国式相亲”的最生动注释。

在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陈默看来,家长参与相亲并不可取。“择偶权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选择权,是长大了的标志,如果找老公或找老婆自己都作不了主,那还有什么可以作主?”陈默说,把择偶权拱手交由父母,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试想一下,这样选来的配偶,将来一旦发生矛盾,解决权很可能也不在夫妻自己手里。

常言说:我一见你就笑。但父母陪着相亲,还怎么笑得出来。”从事“情感认知课”教学的上海大学婚恋研究专家李晨说,从节目里不难看出,父母在第一时间就干扰了子女相亲时的情感反应机制,相亲时的兴奋甚至小冲动,因双方父母死死盯着,孩子还怎么兴奋得起来?一旦情感的传导机制受到了干扰,就很可能影响到子女对相亲对象的第一印象和原始判断。

择偶标准谁说了算?

虽然才播出了两期,但有个问题却肯定绕不过去——相亲,究竟是要以子女还是父母的眼光去挑选对象?有位妈妈说:“手脚冰凉的女孩不能娶,因为这会牵扯到下一代的健康问题。”有位阿姨说:“希望女孩身体健康、勤劳肯干、当家理财,但不要美丽。”但儿子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喜欢漂亮女孩。《中国式相亲》直面的就是这道横亘在两代人婚姻择偶观之间的难题。

陈默的观点很直接:“孩子相亲就得以他们的标准取舍。如果硬要以父母的眼光来决定孩子的婚恋,子女很可能对父母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大人越是反对,自己就偏要跟他(她)好,即便明知对方有问题也硬要结合在一起,就是为了跟父母拧着干,这样的婚姻会幸福吗?”李晨也认为,现在的子女婚后大多是自己过小日子,一般不与父母居住。所以,父母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不该左右孩子的择偶标准,硬塞给孩子一个婚姻标准和恋爱框架,给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累积起来的不一定是正能量。

对于在相亲标准问题上两代人的僵持,如果协调不善,势必要影响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许多家庭的不和谐因素甚至悲剧就是由此产生的。对此,陈默提出不妨各自退让一步,父母一定要孩子找“门当户对”的,是不是把经济因素看得过重了些,可否多考虑一下孩子对爱情的坚信与执著;子女是否也该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下,相对的物质条件也是由恋爱步入婚姻殿堂回避不了的重要问题之一。毕竟,中国式相亲也好,中国式婚姻也罢,不仅讲究门当户对,更追求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