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热映 上博专家:不挖才是最好的保护
《盗墓笔记》热映
东方网记者解敏8月8日报道:电影《盗墓笔记》于8月5日一经上映即呈现票房黑马之势,截至目前,票房已接近4亿大关。而就在《盗墓笔记》电影全国热映之时,一场名为《学术真实与娱乐想象下的考古——公众考古学研讨论坛》在上海影城举行。
随着小说热卖、影视剧热播,近年来“盗墓热”一直持续发酵。“盗墓”一词总能和神秘、财富、冒险联系在一起,给予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却渐渐远离了严肃、严谨的考古科学。考古是不是等同于盗墓、挖宝?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盗墓是违法行为”。在今天举行的论坛上,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杰首先明确否定了盗墓这一行为本身。盗墓者碍于时间和技术手段的缺乏,往往只能做出简单粗暴的挖掘行为,尽快发现有经济价值的物品,会给古墓葬的完整性和周边环境带来破坏。我国被盗掘文物的主要流向是境外。这些文物被走私到国外后,造成了大量的文物流失。
“考古不是挖宝也不是刨坟,而是通过发掘古代遗物遗迹了解过去的历史,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包括衣食住行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跟史书相比,考古的研究对象是另外一种史料。而且,考古的研究材料不仅限于墓葬一种,不应简单地把考古等同于挖坟。”
为什么考古的总比盗墓的“慢半拍”?
上海博物馆前教育部主任郭青生解释:首先,考古工作的对象不止是墓葬,还有各种各样的历史遗迹,比如建筑、水利工程等基础建设、村落等,而全国具有正式资质的考古工作者人数非常有限,远远少于盗墓者。盗墓者盗的墓其实很多都是已经被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只不过一般人不太留意这些信息罢了。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有多种公开的形式发表和出版,无论是谁都可以从中获取信息,盗墓者尤为甚。
公众有时误以为考古就是挖墓,考古发现=挖,其实不然,一般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尽量不主动发掘遗址。如果由于其他不可抗力需在文物埋藏地点进行动土施工,才由考古工作者进行抢救性发掘。比挖掘更艰难的是后续的保护工作。有时候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地下有价值的文物,但因为通过判断,暂时没有合适的保护技术支持,就会选择暂时不挖掘。不挖,才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
“洛阳铲”到底有多神?
在盗墓小说和影视剧中,“洛阳铲”堪称“摸金校尉”必备神器。论坛上,有观众问专家,在现实考古工作中是不是也会用到洛阳铲?陈杰解释,洛阳铲的确可以用来辨别土质,从而判断泥土下是否有货。对考古工作者来说,学会用洛阳铲来辨别土质,是他们的基本功。
但在现代考古中仅仅靠一把“洛阳铲”是远不够用的。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轰动全国,在发掘过程中就使用了三维复原、X光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在调查发掘前期,考古人员还大量使用了地球物理探测、GPS定位、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航拍以及三维扫描等科技手段,将调查资料信息化,哪怕一个陶片也有自己的三维坐标,有助于还原未发掘前的地表情况。
考古不及盗墓热 折射科普短板
论坛上郭青生坦言,现下考古远不及盗墓那么“热”,对于考古工作者而言,也是一个需要“自我检讨”的问题。考古之所以令人神往是因为他探索的是有关我们自己和我们过去的知识。如何让考古的科普工作更为公众所熟知、更接地气,也是考古工作者需要直面的问题。
这一场由上海博物馆和上海电影集团合作推出的考古论坛和观影的联动活动,吸引了近百位影迷和考古迷的热情参与。电影出品方,上海电影集团余梁则认为,虽然电影情节不少是虚构的,但电影剧本创作和拍摄制作等等都是创新探索和辛苦付出的过程,在这方面是与考古工作是有共性的。无论是考古迷还是影迷,最吸引他们的是探索世界的驱动力。这样一场跨界论坛的本身则是一种探索,希望能够有效地引导民众的热情,理性科学地抒发求知欲和探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