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倾情奉献铸就优秀党员的铭牌 ——2014年校优秀共产党员群体风采展示录

23.07.2014  17:10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3周年之际,我校授予郭旭虹、范卫民、张文清、李忠、刘昌胜等21位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他们或是潜心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或是立足平凡工作甘于奉献,虽然岗位各异,却都出色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教书育人  精益求精

 

      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作为高教战线上的共产党员,教书育人自然是义不容辞的天职。

      “来华理没上鲍亮的课就亏了”,“线性代数我超喜欢鲍亮的,就和他的名字一样超亮”……在人人网、贴吧里,许多学生或郑重或调侃地表达着对鲍亮老师的喜爱。

      鲍亮同志是理学院数学系的一位“80后”教师,来校工作已经7年。近两年里,他平均每学年完成20个学分(即320个学时)的本科教学任务。而学生对他的测评历年来都未低于90分,上学期线性代数课更是给出了98.3的高分,这对于上大面积基础课的老师来说相当不易。

      “教学应该是对知识进行艺术性再创造的过程。”初上讲台时,鲍亮很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像王朔的小说一样,“画一把刀给读者,闪耀出刀锋上的光芒”。

      为此,他下足了功夫,除了向老一辈名师和资深的同事学习教学经验外,还听评书、相声、小品和朗诵诗歌,来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线性代数课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起来不容易理解,鲍亮就不断研究,用耳熟能详的事例来阐释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师生互动热烈,教学效果很好。

      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鲍亮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快。2012年,他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2013 年1月,在学校课堂教学“风采杯”授课大赛中,他又从全校 641名教师中脱颖而出,荣获了特等奖。在钻研教学的同时,鲍亮在科研方面也收获颇丰,发表了28篇科研论文,其中,SCI检索论文21 篇,EI检索论文7 篇。

 

科研管理  成果丰硕

 

      大学除了是人才培养的学术机构之外,还是科技创新之地。回答社会关切,响应行业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思想支撑,同样是高教战线上一个共产党员的追求。

      在我国,每年骨缺损患者超过500万人,有没有这样一种材料,既能像水泥一样任意塑形,凝固以后又具备一定的强度支撑人体的重量,而且植入人体后又能降解被吸收并引导新的骨头生长呢?从90年代读研时候开始,刘昌胜同志就对此进行探索,20年耕耘在生物医用材料这个领域,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8年5月,刘昌胜和他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了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又称“CPC”),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试生产注册证。在他们的努力下,在其后10余年的时间里,钙磷基生物材料的相互转化过程及机理等基础性问题也得到了解答,不仅为人工骨材料的制备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丰富了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内涵。由此,刘昌胜他们也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INPEX医药类创新优秀奖、2013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一等奖等荣誉。在最近的一年里,他们共发表了SCI论文16篇,新申请专利4项,授权中国专利4项、美国专利1项。

      除了科研攻关,刘昌胜同志还担任材料学院院长的管理职务。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敢于抵制、反对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同时密切联系和关心群众,乐于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师生中积累了很高的威信。他所在的党支部也获得了2013年度校“十佳党支部”的称号。

      在教学和学科建设方面,刘昌胜同志也投入甚多。去年一年里,他总共指导了17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主讲了生物医用材料学和近代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等研究生课程,是学校完成教育视频公开课的教师之一。同时,他还主抓生物材料二级博士点和材料学一级博士点的建设,主持了教育部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医用生物材料动员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威高研究院以及生物材料二级博士点及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的运行工作。

      “对科学家而言,一切都在探索中,但挑战本身就是我们的职责和兴趣所在。”刘昌胜说。

 

岗位服务  甘于奉献

 

      在共产党员的境界中,个人应该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组织需要的岗位上闪闪发光。这点在朱辉同志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自2007年进入学校后勤保障处以后,他轮转过几个岗位,而且每到一个新岗位总是迅速进入角色,努力把平凡的工作做得精彩。

      朱辉是奉贤校区的一名拓荒者,从搬迁方案制定,到搬迁现场协调,以及新校区学生公寓、教学楼、实验办公楼的物业公司管理及宿舍园区管理规定的制定,都有全过程的参与。2008年,朱辉服从组织安排,又来到了徐汇校区公用事业管理的岗位上。在这个岗位上,他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与环保要求,利用暑假,完成了徐汇校区东、西两个锅炉房的节能项目改造,为学校获得全国城市节水工作示范校园、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节水型学校等荣誉作出了贡献。

      从2009年起,朱辉又转到了修缮管理岗上。这一年,除了常规的暑期宿舍楼修理外,他又全程参与了历时18个月的徐汇校区青春河综合治理工程。盛夏施工期间,他每天从这条全长1234米的河道两侧至少巡查一遍。经过治理,青春河水质有明显改善,校区防汛抗涝能力也得到提升,河道景观成为师生休憩的重要场所。

      2011年,除常规的宿舍、教室和实验楼的大修外,徐汇校区和平楼又要大修,而且工期紧、任务重。于是,工作人员直接把办公场所设在和平楼底楼。朱辉每天一早就到施工现场,中饭和晚饭就着灰尘、扬土草草解决,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后,还经常工作到深夜。

      2012年,朱辉又兼任了公用事业管理岗主任一职。当年恰逢学校60周年校庆,他一共完成相关大型修缮改造任务40多项,为校庆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而且做到了安全事故零记录。

 

关键时刻 倍显身手


      平凡单调的岗位上,需要保持工作热情和创新愿望,而在工作繁重、挑战巨大的时刻,身为共产党员更应挺身而出。

      吴诗勇同志是资环学院的副教授,主要研究煤、生物质及石油焦等固体燃料的热化学转化等技术,承担了不少重要项目。例如,以他为主要负责人的“规模化生物质固定床气化炉及气化工艺技术”项目于2009年通过“中国政府/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CRESP)”项目办专家的验收,并于2011年成功应用于“5MW生物质气化发电”示范项目(位于江苏省高邮林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现了正式并网发电运行。

      但是,组织的需要高于一切,2011年10月,吴诗勇克服了家庭方面的困难,放下了手中的科研任务,欣然接受组织派遣,作为第十二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来到新疆伊犁州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并在此挂职工作了一年多。

      一到新疆,吴老师就进入工作状态,开专业讲座,深入塔城、阿勒泰等12个县市实地调研节能情况,向州人大书面提交节能工作建议,为当地煤化工企业发展作指导,忙得不亦乐乎。在得知州里在推动“利民燃气”工程后,他主动联系上海的有关高校和研究院所,为开展《伊犁州直城市燃气利用发展规划》的编制,做了大量细致而有成效的工作,同时还邀请5名知名专家、学者,来当地对州直各县市工业口领导及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他的出色工作,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2013年,对化工学院乃至学校的本科专业建设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里,我校化学工程专业正式申请参加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简称“ABET”)的认证,并在当年11月接受专家现场考查时得到了美国专家的高度肯定。这是学校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在这个工作团队中,化工学院郭旭虹同志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作为工作小组的一名负责人,郭旭虹同志全程参与了认证的准备工作,从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总结编写认证专业全英文自查报告,组织认证工作会议,扩充完善支撑材料,邀请国外专家模拟认证,在师生中宣传ABET认证,到协助美国专家进行现场考查,桩桩件件尽心尽职、一丝不苟,得到了学院、学校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而今,他又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开始了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建设的工作。

 

      其实,在华理,还有不少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满怀着对党和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信念坚定,倾情奉献,爱岗敬业,不怕困难,甘为人梯,勇于创新。他们的事迹感动着华理,鼓舞着每一位师生员工。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