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勒门"里的追梦者---记嵇东明和他的贵都剧院

09.05.2016  06:29

  5月8日消息:楼内三架钢琴时常流淌出优美的旋律,伴随着英伦风下午茶的袅袅余香,“贵都剧院”里的一场场“克勒门”汇聚着不肯散去的人气。走进与静安寺隔街相望的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扑面而来。自幼喜欢音乐和读书的嵇东明,接手贵都酒店5年来,一直努力让这里开出艺术的花、结出文化的果。尤其是以“贵都剧院”为大本营的“克勒门”沙龙,如今已经成为沪上每月一次的文化盛事。从事酒店管理多年,嵇东明深深感觉到在酒店的经营中,来自文化的巨大感召力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随处与艺术撞个满怀

  走进贵都酒店大堂,迎面一尊《美惠三女神》青铜雕塑每每让四方来客为之赞叹,作品是18世纪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奥·卡诺瓦的代表作之一。而来自艺术家陈伟德的三大幅彩绘玻璃镶拼作品《荷花盛世》则把酒店装饰得生机盎然。

  拾级而上来到二楼走廊,一边墙面挂着法国画家吉拉尔德·艾科诺莫斯以钢琴家宋思衡的演奏为灵感,即兴创作长达8米的油画———《》。一旁显示屏里再现着两位艺术家令人激动的创作过程。而另一边的墙上,画家林明杰所创作的《》与之相互呼应。两幅作品明丽耀眼。

  作品一旁配的中英文说明牌,让明眼人看出了门道。不同于普通的工艺装饰品,贵都的客人一不小心就能与大师、名家作品撞个满怀。“这里倒有些像美术馆了。”常有酒店顾客发出由衷赞叹,在画作前久久驻足欣赏、拍照。而这些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记者终于在27楼见到了有如此别致用心的嵇东明先生。同时也惊讶地发现墙上挂着丁绍光的《生命之源》、陈家泠的《荷花》系列作品,严定宪、彭鸣亮的原作……对于酒店里每一件艺术作品,嵇东明都如数家珍。

  他向记者透露,并非都是酒店有意购置来装点门面的,很多作品是艺术家亲临贵都时创作留下的,“每一件作品都与酒店有着不解的缘分和故事。而故事的起源都要从‘克勒门’说起。

   海派文脉传承在沙龙

  跟随嵇东明来到二楼走廊深处,“贵都剧院”的牌子赫然出现。平日里走进去,并无奇异之处,可是每个月这里都会迎来不寻常的大日子。

  初夏的午后,一场“百年钢琴在上海”的文化沙龙,揭开了“克勒门”的神秘面纱。百余名嘉宾有序落座,主持人阎华与沪上音乐界众多大咖展开对谈。专业话题的探讨之余,穿插着多位钢琴名家的现场演奏。宋思衡的“蒙眼弹琴”、让人心潮澎湃的《黄河》等演奏环

  节,将两个多小时的活动多次推向高潮。

  “最早是在马勒别墅里,程乃珊、陈钢和我合办了一个小规模沙龙,陈钢取名叫‘克勒门’。后来经历了程老师去世、我调到了贵都工作。”嵇东明回忆道,虽经历难关,但沙龙并没有止步,反而在2011年跟随他在贵都扎下了根。

  “克勒门”落户贵都后的首场活动,请来了德国艺术家举办弦乐四重奏。“演出结束后,艺术家表示声场效果非常好,兴奋地称这块场地为‘贵都剧院’”。此后,贵都剧院就成了“克勒门”的新家。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挖掘、梳理珍贵的海派文化、历史,然后向大家传播,就算为传承做些事吧。”嵇东明表示,随着阎华、林明杰的相继加入,如今“克勒门”沙龙规模倍增、日益成熟,还荣获了“2014年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称号。

   有茶、有香有人气

  曾经在扬子酒店、马勒别墅任职过的嵇东明感慨道,贵都虽称不上历史悠久,可我就是要用一杯下午茶汇聚人气、营造文化氛围。“嵇总,今天的沙龙用什么香、吃什么茶呀?”对“克勒门”沙龙熟稔的常客,总忍不住这样问一句。“我对钢琴的最初印象是《黄河》,而它奔腾不息的源泉正是冰川。”以“冰川”精油和一款别致的进口红茶相搭配,应该是不会辜负“百年钢琴”的来客。对于每次沙龙的每个细节,嵇东明都追求与文化主题的统一。

  与此同时,寻找本帮菜丢失的味道、请上戏教授给员工培训、客房设计加入人性化小细节……种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经渗透到嵇东明酒店经营中的方方面面。经过近5年的积累,贵都27楼的一面墙上,已经挂满了程乃珊、秦怡、斯琴高娃、曹雷、

  白先勇、严定宪、谭元元等众多名家、大师的照片,他们都曾是“克勒门”的座上宾,在“贵都剧院”与公众畅谈海派文化。嵇东明特意开辟的展览橱窗,如今也已密密匝匝地挤满了“克勒门”贵客所留下的各种记忆。

  “橱窗已经放不下了,很多积在橱柜里没办法展示出来。”嵇东明语气里带着笑音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