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页间传递甜味的插画师 赵晓音用心构建纯净天地

18.08.2019  11:30

  插画,始终带给我们最美好的幻想,当读到的文字无法在我们脑中形成影像时,插画的存在能立刻让我们进入书中描述的境界。赵晓音在插画师的这条路上行走了20多年,她始终是那个以温柔的目光看待世界,以童趣的画笔和善意构建一片纯净天地的那个人。“签名售书的时候,会有小读者拉着我说,我很喜欢你的书。

   灵感来了画笔顺了

  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十分偶然的机会,她被一位老师推荐给一家出版社画插画,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当时还没有那么多人关注的插画行当。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绘本在人们心中的认知度远不如今天,但是相较得小心伺候甲方的设计师,插画师的职业可以发挥的余地更大。

  屡次得奖之后,赵晓音更重视与文本作者的合作关系,现在,赵晓音一拿到文本,脑袋就开始高速运转,像有一个小马达在不停地转。有时候转好几天都转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就只好搁置下来干点别的。过几天又突然被某一点触发——这一点可能是某天忽明忽暗的阳光,也可能是深夜溜出去看的一场出人意料的大烂片,还有可能是街头一场无处可躲的豪雨……灵感又被瞬间续接上了,画笔就一路顺风而行。

  以去年获奖无数的《小老鼠又上灯台喽》为例,赵晓音读文本的时候就觉得那些“吱吱吱”“叽里咕噜”的象声词有趣且节奏感强,自己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果然下笔时就充满了幽默感。赵晓音记得,去年有一次搞活动,《小老鼠又上灯台喽》带给小朋友们的反馈就很直接,他们会模仿绘本里的猫和小老鼠的动作朗诵童谣,有个小女孩特意穿着和绘本里一样颜色的小裙子来参加活动,这让赵晓音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了知音。

   小王子》画了3年

  而在上海书展上首发的绘本《小王子》她几乎画了3年,“我一直没有想清楚呈现方式。”赵晓音喜欢《小王子》,但这样的喜欢又变成了创作的障碍,让她不由自主地慌张——前有原著简单的线条绘画,后有电影,更有许多人画过水彩画,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与原著气息相合?太难了。等到真的要画了,赵晓音选择了黑白黄做底色,黄用的是荧光黄,打破黑白的黯淡,又符合小王子淡淡的忧郁,这样的画面赢得了译者周克希的认同。

  小王子曾说过:“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它本来的面目,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到的。”对待事物,要用心来看待,用心来进行判断,用心来进行了解。同时,用心来坦诚相待世界。

   女儿是最早的读者

  赵晓音说女儿一直是自己作品最早的读者,小时候她会用孩子的直觉给妈妈提意见,“这个小动物的表情和动作应该是那个样子的,”于是,赵晓音在拿到文稿之后会先念一遍给女儿听,画完之后再给她看,“这个动物我很喜欢”“那个动物我看了想哭”……赵晓音再遵循这些意见进行修改。实际上,孩子也介入了她的创作。

  “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也能让成年人沉醉不已。”赵晓音希望自己的插画能像一颗巧克力糖,给打开书页的每一位读者带来一丝甜意。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