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后的手工布鞋制作班组:传统匠人的默默坚守

10.06.2016  07:54

  东方网6月10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传统佳节里,你有没有邂逅传统手艺?会包粽子的还能找到,会撬鞋底的能有几人?曾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立300多个销售网点的民族品牌“大美华”,如今在上海仅保留了两家门店、四位制鞋师傅。或许民间还有个别布鞋师傅,但这却是上海最后的手工布鞋制作班组了。记者探访这个“四人组”,揭示传统手工匠人的现代日常和默默坚守。

   15平方米经营20年留下来是一种情怀

  人来人往的南京西路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小鞋店,走过路过许多次,或许都不曾注意到这便是中华老字号、始创于1940年的大美华鞋业。

  15平方米的小店,门口是一排拖鞋,一面柜子展示着凉鞋、单鞋、布鞋,另一面柜子则是大美华的精华所在:手工绣花女鞋、牛绒革软底鞋、蚌壳棉鞋、千层底布鞋……最便宜的夹脚拖鞋19元,一双电脑绣花的平底布鞋不到百元,全手工制作的绣花布鞋三四百元,比起大商场的女鞋专柜,大美华走的是平民路线。

  接待完两个杭州姑娘,店长顾正兰一边收拾试穿过的绣花鞋,一边和记者说话:“很多人逛街走累了,就进来买双舒服的平底鞋,穿了就走,像是游客的休息站。别看这里店面小,却已经开了20年了。因为店小,包括我在内,总共只有三人,两两一搭班。”隔了一会儿,她又微笑着补充道:“从开店起我就在这里上班……我已经退休好几年了。

  20年的光阴,在一间15平方米的小店里平淡流淌,选择继续留在这里,是一种情怀。顾正兰颇为自豪地介绍说:“我家三代人都从事鞋业。我的父亲是大美华老职工,我从20岁起就在大美华上班,我的侄女顾露现在是大美华的最年轻的制鞋师傅。你要不要去看看她工作的地方?

  穿过闹市街道,记者被领到位于奉贤路上的上海新大美华鞋业有限公司。令人唏嘘的是,所谓的工厂车间,只是一个地下库房兼办公室,所谓的工作室只有两间狭小、简陋的传达室。享誉沪上半个多世纪的大美华,如今只有四位手工制鞋师傅,年龄最大的丁小南师傅今年已经71岁了,接下来是65岁的宦思鹏、61岁的孙宝根,最年轻的顾露34岁。

  或许民间还有个别布鞋师傅,但这个“四人组”却是上海最后的手工布鞋制作班组了。

   学徒当了7年还没能完整做一双鞋

  坐在三四平方米的传达室里,戴着袖套的顾露娴熟地做着贴帮片、剪帮片的手工活,这是制作布鞋的第一道工序。一片片姑苏名绣,经片工、车工、配底、排楦、热定型、整理等工序精心制作后,将变成一双双精致、舒适的软底女鞋,或尖脚尖口,或圆头尖口,或大小圆口,具有“挺、轻、不走样”等特点。而特色软底鞋,用牛绒革做底、京羊皮托底、羊毛毡衬垫,柔软轻巧,富有弹性,对脚底生有老茧、鸡眼的老人来说尤为合适。

  掐指算算来到大美华的日子,已有7年之久,但顾露还在做辅助工。用她的师傅丁小南的话来说,这是学徒工的规矩。半个世纪前,丁师傅进厂时,也是从学徒工做起,一道工序要学满3年,才能学下一道工序,等所有工序流程都滚过一遍时,不知不觉在这行已经干了近20年,成了经验丰富的制鞋师傅。时间和耐心考验着每一个匠人。

  坐在顾露边上的宦思鹏师傅,从事制鞋已有40年。他一手压着帮片放在缝纫机针头下,另一手拿着一个尖头镊子,精准地固定住折好的嵌线,缝纫机“哒哒哒”沿着美妙的弧形缝了一圈,再加另一根嵌线“哒哒哒”缝一圈,鞋帮才基本成型。宦师傅说:“这把镊子我用了30几年,少了它不行,现在都买不到尖头镊子了。

  和做衣服相比,制鞋要精细得多,5毫米就是一个尺码,误差3毫米,鞋子就会太挤或者不跟脚。以往那个年代,会做布鞋的人很多,但能做出精致合脚的鞋子的人却不多。鞋底纳线匀不匀,绲边齐不齐,鞋面平不平,绣花美不美,全都影响着一双手工鞋的艺术性和舒适性。

  能学到大美华的制鞋技术,顾露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我来自扬州,只有初中文凭,毕业后在老家打零工,比如做点衣服、帽子之类。后来,在上海的姑姑介绍我到大美华工作,让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还拜了3个师傅。”刚开始的5年,顾露磨炼了片工和车工的技术,师傅们觉得她坐得住、静得下来,手艺也日益进步,2014年起丁师傅决定教她全流程,希望她能传承这一非遗文化。

  尽管这两年顾露陆续学习了配底、排楦等工序,但是至今还没有独立一人完成一双鞋的所有工序。“一方面是在忙着做订单,只能和3位师傅流水线操作;另一方面,我还真没有想过给自己做一双手工布鞋。”连顾露自己都觉得,这一针一线制作的手工布鞋,实在太吃工夫、太奢侈了。

   平均一天做半双鞋,他曾经一个人在“战斗

  大美华布鞋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变迁。创始于1940年的“大美华”,由“大陆”、“美生”、“东华”三家制鞋业作坊合并而成,注册商标“飞脚牌”,它穿着美观舒适,为妇孺老幼所喜爱,曾先后在泰国、菲律宾、香港等地开设分店。该品牌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年产量达到300多万双,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立了300多个销售网点。  说起大美华的辉煌,公司原经理曹文佩滔滔不绝:“1986年到1988年,销售额2500万元,利润100多万元。每天都有一部5吨的卡车来到门市部运货,消费者要半夜排队才能买到鞋,有的还要凭票购买,供不应求。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老字号企业受到了冲击,业绩逐年下滑,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营困难,应收款也讨不回来,员工面临下岗。曹文佩说:“原本90多人的企业,到1997年只剩下12个人,但我们重整旗鼓,成立了新大美华鞋业。

  早在1978年,丁小南就因出色的制鞋技术,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为了恢复老字号特色布鞋,丁小南在离开大美华短短几个月后又被请了回来。只有他一个人,只有他一双手,哪怕技术再高超,面对林林总总30多道工序,也只能慢工出细活。丁小南记得,“一个月大概能做十几双鞋子”,平均一天只能做半双。但由于丁小南一个人的坚守,老产品逐步得到恢复,老字号得到了重生。

  后来,大美华又找回了宦思鹏等老鞋匠,加入了年轻的顾露,在流水化作业下,4个人一个月能手工定制100多双布鞋。有了可靠的帮手后,丁师傅便有余力设计布鞋新款式和新图案,高帮、低帮、单鞋、拖鞋,新婚夫妇喜爱的“龙凤呈祥”,老人祝寿的“松鹤延年”,充满喜庆的“喜鹊临梅”……上海世博会期间,大美华被授权为世博会特许生产商,为世博会精心设计推出了60余款世博系列布鞋。2011年,大美华布鞋被评为“上海名牌”,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号。

  你以为这些制鞋师傅是被高薪请回去?顾露轻轻叹道:“丁师傅除了退休工资,每个月就拿3000元左右。我么,资历浅,基本工资当然就更少了。”守在这里,是不忍心一套制鞋绝技就此封存在档案馆的碟片里。

   退休人的再创业传承,在新旧交替中发芽

  曹文佩,退休,任技术顾问;丁小南,71岁,返聘设计师;顾正兰,退休,现任店长;宦思鹏、孙宝根,退休后仍在制鞋岗位工作……在大美华,称得上是“退休人的再创业”,或许也只有退休了,才不会斤斤计较得失,而是沉下心来做想做的事业。

  虽然创业者不再年轻,但经营理念却不陈旧。2008年,曹文佩借“老字号”的东风,在陕西路开出了特色门店,吸引中外游客光顾,传统手工布鞋成为热销产品。“2015年订货最忙的时候,要等2个月才能拿到货。”曹文佩透露,如今的消费群体也逐渐年轻化、时尚化。有位在恒隆上班的女士,先后买了十几双手工鞋,家里、办公室、车上各备一双,冬、夏款都有;有位澳大利亚华侨,一次购买30多双手工鞋,刷卡14500元,甚至没开口还价。母亲节,买绣花鞋给妈妈;重阳节,买软底鞋送老人;新婚,送上织锦缎的情侣鞋;孩子周岁,送上亲子布鞋……

  丁小南在坚守传统老工艺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了现代人对布鞋的审美需求,在私人定制方面更是做到极致。曾有女顾客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大美华,请求丁师傅为其做一双穿上能走路的布鞋———那位女顾客年轻时爱穿高跟鞋,天长日久导致严重的拇外翻,跑遍上海都买不到穿上能走路的鞋子。“像这样的特殊脚型,必须重新印脚模、做鞋楦,第一双做不好,可能要做第二双,花的时间是普通手工鞋的3倍以上,但特殊定制的价格却没有翻倍。我不好拒绝她们,大美华布鞋做的是品牌和服务。

  至于顾正兰,守着闹市15平方的小店,又通过互联网打通了客户人脉。老顾客要订什么鞋子,微信上发来照片,选定颜色和尺码,通过微信钱包和支付宝完成交易,用快递把鞋子送过去。新出了什么鞋样,发在朋友圈里展示,顾正兰也是得心应手。哪怕身在海外,都能通过她联系到大美华。

  几年后,当老一辈制鞋匠做不动了,大美华的手工鞋是不是就成孤品了?曹文佩没有那么悲观,他说:“传统手工艺不会那么快消亡,等到那个时候,顾露这一代就出师了。到那个时候,也许又有一批人抛开杂念,静下来做一双手工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