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路上的圣伯多禄堂 专为高等学府师生建立

21.07.2014  19:42

教堂外景

      马相伯与他的震旦大学

  一条南北高架隔断了重庆南路的两侧,也掩盖了圣伯多禄堂穹顶的些许气势。说起这座教堂,不清楚有多少上海市民对它有所熟悉?然而提到圣伯多禄堂边的第二医科大学,想必是不少人心目中的上海最高医学学府了。

  其实无论圣伯多禄堂也好,还是如今已成为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第二医科大学也罢,他们曾经都属于一所颇有名望的大学——震旦大学。

  虽然是一所拥有西方教会背景的大学,但每当我们谈起它的名字时,却永远无法避开那位叫马相伯的华人社会活动家。

  1840年出生于镇江一个天主教家庭,马相伯从小便接受了那个时代大多数华人都未曾见识的欧洲经院式的教育,这甚至与近现代英美教育模式都有着明显不同。让我们看看当年马相伯在徐家汇圣依纳爵公学所修的课程: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神学、数理以及天文。表面上看,中国文化在这位天主教徒身上留下的影响寥寥。事实上,他恰恰投身于中国的洋务与教育事业。马相伯曾游历欧洲各国,后又参与清政府开展的洋务运动,最后潜心于著作的翻译。马相伯在他接近晚年的时候终于明白,强国的根本,在于培育人才,学贯中西的人才。

  一次变故给了马相伯施展办学之志的机会。1902年末,南洋公学发生的“墨水瓶事件”激怒了大批学生罢学以示抗议。经蔡元培介绍,一部分学生来向马相伯求学。于是在1903年,马相伯租用耶稣会在徐家汇天文台的旧地开办了一所公学,取名震旦。“震旦”一词为古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在一些国人看来,这也有日出东方的意味。耶稣会也曾为学校提供教师和食宿。

  由于震旦的建校和教学与天主教会本身有着种种的关联,两年后法国教会意欲对学校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将其改变为教会学校。这显然违背了马相伯的初衷,导致马相伯的愤然离去,另建复旦大学。

  那时的震旦大学与我们现在所要认识的圣伯多禄堂仍没有任何交集,直到1908年在卢家湾新建校舍,这就是今天市民看到的交大医学院所在地。时光又过去二十余载,震旦大学在校园内修建了一座供师生使用的天主堂,圣伯多禄堂那拜占庭式的穹顶第一次展开在1934年上海的天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