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消失的东台路古玩市场 古董生意日渐萎缩(图)

18.08.2014  12:05
8月16日,东台路古玩市场里游客不多,一个小男孩滑着滑轮车在市场里玩耍。

  东方网8月18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最近,黄浦区东台路古玩市场的商人做生意似乎有点心不在焉,一得空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

  早报记者从这些商人的口中得知,东台路古玩市场北侧的一大半与其周边的老小区一起,“已经列入动迁计划”。

  而近年来,这里的古玩生意已经日渐萎缩,成交量更多的是工艺品、创意品和一些旧货,如何保住古玩市场的金字招牌已是一个难题。

  内因、外因汇聚,这条延续了30多年的古玩一条街未来的命运究竟会如何?这里的商人大多在揣测之中。

   自发形成的古玩街

  东台路古玩市场地处黄浦区中心区域,东邻西藏南路,西边隔两条马路就是著名的“新天地”和太平桥公园,往北不远则是淮海中路。

  这是一片旧城区,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里弄,大多是二至三层的老房子。红瓦的屋顶,白灰粉刷的墙壁,颜色鲜明,这是上海老建筑共有的特色。

  每天大约10时前后,陆陆续续地,各个忙古玩生意的老板前来上班了,“乒乒乓乓”地开锁,接着小心翼翼摆放起各类古玩。

  老板们的工作场所是一个个的小间,都是政府规定的统一规格,通常三四个平方米,里面层层叠叠地摆满各类古玩,外面再伸出一块板,继续摆放;有人还在小间周围的地面或搁板上增加摆放空间。

  亭子间的后面是居民的住家。与其他商业街不同的是,东台路两侧的住宅,几乎每家每户都向街开着门,每个底层楼都是古玩店。店老板可能是房东自己,也可以租出去给别人开店。

  “前店后家”的模式,就形成了东台路古玩老板与周边居民共生共荣的商业街。这种自发形成的商业街,最初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最早在市场里摸爬滚打的人,则是一批回城知青、下岗职工或无业市民。

  “最初一批人差不多都是些生活没有着落的人,还有原先在会稽路双休日露天旧货市场‘打游击’的古董贩子。”上海作家沈嘉禄自小就生活在东台路北端的崇德路,见证了东台路的形成和发达。他的一位“连清朝十个皇帝都说不全”的中学同学,在几经波折后,也回到东台路家里“开墙破洞”,做起古玩生意。

  这个自发形成的古玩市场最初的生意非常艰难,在沈嘉禄眼中,这些“眼睛骨碌碌,满身草莽气”的生意人,在经受几波市场“大浪”猛烈冲击后,渐渐在此立脚生根,“他们相信,总有一天能咸鱼翻身。

  果然,几年以后东台路慢慢热闹起来,家家破墙开店,人行道上投摊,明清瓷杂、朱金木雕、钟表相机、文房四宝,各类工艺品渐次增多,蔚然成为上海著名的古玩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