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的上海民办小学:校舍简陋没有升学率

05.10.2016  18:34

  ■胡伟祖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光荣妈妈”们生育的大批孩子陆续进入上学年龄,但公办小学的招生能力却根本不能满足入学高峰的需求。当时,中央提出“公办、民办同时并举”,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来缓解“入学难”的矛盾。为了响应号召,一批由家庭主妇们创办的民办小学应运而生。

  这些学校创办之初,没有校舍、没有经费、没有教师,靠借陋室当校舍,凑份子钱当经费,向公办学校学习摸索教学经验,就像沪剧《鸡毛飞上天》所唱的那样,她们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办起了学校,使大批原本无处入学的学龄儿童,有了读书的地方。

  我上学时已经是1963年,原本期盼能上一所条件好的公办小学,却不料被分进了家门口的民办小学。这所小学非常简陋,两开间门面的大门开在沪太路上,左边靠着一排石库门楼房,右边与低矮简陋的民居为邻,顺着大门走进去,有一排矮平房,被分隔成两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教室前面的一大块空地,被一圈竹篱笆围起,成了一个操场。

  据上辈老人说,这里靠近当时的铁路东站,附近还有军营,1950年“二六”大轰炸时,曾遭到溃逃台湾的国民党军机的轰炸,留下了一个很大的弹坑。以后这里被慢慢填平,成了一块空地,曾是附近居民晾晒衣服和夏天乘风凉、冬天晒太阳的地方,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才被圈起来,办起了民办小学。

  刚进学校时,设施非常简陋,教室里课桌不统一,长条凳子也是宽窄高低都有,上下课靠人工摇铃,厕所也就是一间茅屋两隔开,两个粪桶放两边。二年级后,学校为了扩大招生,才在操场的西、南两边,搭起了两排平房,增加了六七间教室和一间小办公室,还在最东面的教室与围墙的夹缝里,造了一个简易的小便池。同时,引进了自来水,在校门传达室后面的墙边建了一个沙滤水池,教室里的课桌椅后来也换成统一的了,上下课的铃声也由手摇换成了电铃。

  校舍虽简陋,但教学秩序还是蛮正规的。我们的班主任顾老师,当时也就20多岁,此前带过的一批学生上四年级后,她又回来带我们。别看她人矮矮胖胖的,上起课来还是蛮有一套,小学六年的语文、算术课,从汉语拼音到写字作文,从认数字到解方程式,全是她一个人教。

  当时的民办小学,是名副其实的“民办”,校舍设施是简陋的,教学质量嘛,因为学生没有升留级,没有升学率考核,无从考查。没想到几十年以后,民办小学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代名词,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本文摘编自上海观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