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中国花文化“百科全书”问世 助市民了解有趣花文化[图]

05.02.2016  18:12

临近春节,花卉市场又热闹起来了,笔者走访了上海多家花店和花卉市场,发现来买花的市民不少,不过大家除了能说出水仙、玫瑰等几种常见花卉的花语外,对中国传统的花文化了解得并不多。近日,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周武忠的《中国花文化史》面世,这本书梳理了中国历史上花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史,对我国花卉产业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分析,称得上是中国花卉文化的百科全书,可以帮助市民们了解有趣的花文化。 

 

 

春节年花受欢迎,年宵花起源于上广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人们都习惯用花卉来装饰房间,增添节日气氛,这样的花卉被称为“年宵花”。周武忠介绍说,年宵花最开始起源于广州、上海,目前蝴蝶兰、红掌、彩色马蹄莲、仙客来、郁金香等都是外来引进的年宵花品种,中国本土品种主要是墨兰、牡丹、梅花、杜鹃、水仙等,也很受市民喜爱。    

我国的少数民族也非常重视春节年花,这里还有不少有趣的习俗。比如侗族姑娘过年时会早早和女伴一起上山摘映山红回来插到鸡笼上,把花献给公鸡。传说公鸡最早只有一对威武的角,没有鸡冠。远古时代有很多妖怪,弄得人们不得安生,东海老龙就向公鸡借了那对角用来除妖。妖怪被打败后,龙王没有把角还给公鸡,天上的太白金星便采了一支映山红戴在公鸡头上,公鸡这才有了红冠。后来人们为了颂扬公鸡慷慨助人的精神,每年新春会采映山红献给公鸡,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周武忠表示,中国的花文化历史十分久远,许多习俗并没有文献记载,都是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它们是非常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    

中国的人均花卉消费很低,仅2.6元

有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花卉消费额为0.36欧元(约合2.6元),而瑞士则达到了77欧元,与世界上几个主要的花卉生产、消费国相比,中国的花卉产业发展十分缓慢。周武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花卉购买力不足,而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对我们传统的花文化了解得还不够。    

自古以来,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古代文人喜欢以文会友、以花会友,历代文人作品中也有大量用花来寄托自己情感的诗词歌赋,很多花草被赋予了高洁坚韧、遗世独立的品格,可见我们很早就从草木花卉中发掘出了和人们的心性相通的情感。可惜现在很多人对我们传统的花文化知之甚少,更不用说把这种独特的文化介绍给世界了。”周武忠表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花卉寄托了人们太多美好的情感和心愿,人们眼中的花卉正是因为折射了文化的光辉才变成诗词歌赋的对象而更加美丽动人,因此他理想是把世界变成一座大花园,这座花园不仅规模大,每个国家的绿色植物、花卉都是它的一部分,同时它的内涵也十分丰富,中国传统的花文化可以在这里和各地的花文化相互交融,最终唤醒人们绿色、诗意的生活理念,帮助人们打造最舒适的人居环境。  

来源:上海热线 2016.02.05  

原文: 中国花文化“百科全书”问世 助市民了解有趣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