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清明百姓公祭活动举行 “百姓微故事”征集启动[组图]

20.03.2015  22:09

图为福寿园海港陵园公益节地生态葬。

图为福寿园海港陵园的纪念碑上已经铭刻了约3万个普通百姓的名字

图为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前,家属亲友鲜花缅怀逝者。

      东方网记者刘歆3月20日报道:今天上午,2015年清明上海市百姓公祭日活动在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举行。市民代表600余人,共同追忆先人、寄托清明情怀。选择“公益节地生态葬”的56位逝者家庭举行了隆重的集体安葬仪式。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今年是第六个百姓公祭日,福寿园海港陵园的纪念碑上已经铭刻了约3万个普通百姓的名字。“公益节地生态葬”采用的是“无碑深埋”的形式。逝者的骨灰放置于环保可降解的骨灰罐内层级深埋,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墓区内只有青草、绿树,没有单独的墓碑。所有入葬者的姓名都会篆刻在纪念墙上,并在每年3月20日举行的上海百姓公祭日活动中举行公祭仪式。

  据统计,自福寿园海港陵园2011年推出“公益节地生态葬”以来,已有超过300户家庭选择了这种公益节地的生态葬式,成为一种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人生态度和社会风尚。

  今年的公祭活动中,福寿园海港陵园还向全市百姓征集亲情微故事,“”出与家人最亲密难忘的瞬间,表达感恩与祝福,分享亲情和幸福。这些微故事将刊登于福寿园海港陵园官方微信中的“百姓微故事”专栏,透过记录百姓的心灵之光,意在打造一部讲述当下中国百姓平凡故事的心灵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