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白鹤梁LOGO全国征集评选

17.12.2015  13:13
    中国报道( 记者 吴蜀丰  特约通讯员 赵晋刚 夏斐然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LOGO面向全国征集评选工作,来自24个省市区61个组织和个人的LOGO参评作品75幅,日前已评选出前12名,标志着重庆白鹤梁形象标志设计作品(LOGO)即将诞生。









    笔者于今天(15日)再一次来到了涪陵长江边上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看到了时间跨度长达1200年的涪陵石鱼,“石鱼出水兆丰年”的世界水位奇观,同世界三大名腌菜(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之首—涪陵榨菜一样,飘香世界。
    世界第一古代水位站—重庆白鹤梁,白鹤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水下碑林”。石梁上共有题刻165段、3万余字,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长达1200年的白鹤梁,“石鱼出水兆丰年”是涪陵特色集水位、历史、科学、艺术、政治、农业、天气、民族、佛教价值于一身的中国瑰宝。
    白鹤梁题刻,始刻于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到1963年2月15日涪陵文化馆,最后一次在白鹤梁上镌刻文字,大约每10年一次、72个水位标志,长达1200年。
    石梁上的石鱼雕刻以及后来不同朝代的水文题刻,忠实记录了长江上游地区千余年来的水位变化情况,是研究我国气候史、水文史、环境史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提升白鹤梁品牌形象,更深地提炼白鹤梁的文化价值和内涵,2015年7月21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启动了新LOGO征集活动。自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响应。在3个多月的征集活动中,共收到来自24个省市61个组织和个人的LOGO参评作品75幅。投稿作者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白鹤梁的文化元素,创作出了大量的特色作品。
    此次征集评选方式按照“专家评审80%+观众投票20%”计算综合成绩,经过网络征集、专家评审以及微信投票三个环节,评选出前12名。经专家评审组研究,一等奖空缺;江苏省王猛和天津市王月清的作品获二等奖,河南省谷党伟、陕西省刘刚和西藏自治区王万江的作品获三等奖,其余的7幅作品获入围奖。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将在获奖作品中甄选最能体现白鹤梁文化特征和普适性、延展性较强的作品,用于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视觉设计,延伸白鹤梁的品牌文化。
    本次LOGO征集面向全社会开放式、零门槛征集,不论性别、年龄、专业、省份的设计者均可以参与。从征集到的作品来看,一方面,既有国内知名平面设计和文化传播公司的广泛参与,以专业的视野和全新的设计理念来解读、挖掘白鹤梁的历史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有热爱和关心白鹤梁发展的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他们通过朴素的创作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白鹤梁的设想和期待。
    此次征集活动,加深了社会公众对白鹤梁的了解,让“白鹤梁”的品牌得到了进一步传播。同时,广大参与者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设计的LOGO作品体现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白鹤梁,也让白鹤梁的文化更加贴近社会公众的生活。
    附:获奖和入围作品
    二等奖:江苏省王猛,天津市王月清;
    三等奖:河南省谷党伟,陕西省刘刚,西藏自治区王万江;
    入围奖:重庆市秦洁,天津市张月,四川省谢正红,山东省蔡银利,江西省林玲,广东省陈一雄、谭乃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