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人警官枪击风波缘何越闹越大

18.08.2014  10:59

   美国非洲裔青年迈克尔·布朗被警察打死一事引发连日示威活动,15日骤然升级,促使密苏里州州长宣布事发地进入紧急状态并实施宵禁。

   对于案件本身,鉴于各方说法不一,眼下均没有可信证据为外界还原真相。不过,一些媒体和分析师认为,由案件发展成示威事件的过程中,种族因素固然发挥着一定作用,但当地警方在事件应对中的多个失误也成为“推手”,不免成为当局应对公众事件不力的反面典型。

   【第一时间 透明缺失】

   对于布朗遭枪击的事件经过,警方和多名目击者在不少关键细节上说法迥异。

   按照警方版本,白人警官达伦·威尔逊当时开车经过事发街道时,发现布朗站在马路中间阻挡车辆,要求他走上行人道。布朗靠近并进入警车,与威尔逊争夺警枪,造成后者面部受伤,威尔逊最后向布朗开数枪。

   友人多里安·约翰逊事发时与布朗同行。按照他和另一名目击者的说法,白人警官当时从警车的车窗探出,试图抓住布朗。这名非洲裔青年挣脱逃跑,遭后者开枪射击。这些目击者说,布朗后来举双手以示投降,但警官依旧走下巡逻车,连开数枪。

   对于各方不同说法,警方没有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应,也没有公开更多有效信息以平息公众质疑,还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由拒绝公开当事警官的身份,直至15日才屈服于当地民众压力,证实威尔逊是当事警官。

   英国广播公司(BBC)资深编辑安东尼·泽克认为,警方长时间不提供最新信息,激化了更多公众质疑,让此后所公布信息的可信度打了折扣。

   BBC援引一名评论人士的话报道:“如果弗格森警方从一开始就以更加坦诚的态度对待这一事件,这一周来的大部分闹剧可能得以避免,或者至少得到缓解。

   【第二时间 弄巧成拙】

   第一步没有做好,当地警方似乎试图在发布的最新信息中挽回民意,公布布朗的抢劫嫌疑人身份,却不曾想到成为引发更大骚乱的导火索。

   按照警方说法,布朗在遭枪击前不久涉嫌抢劫一家便利店。警方还公布一段疑似抢劫的监控视频,显示一名年轻非洲裔男性带着雪茄出门。不过,警方承认威尔逊开枪时并不知道布朗涉嫌抢劫,尚没有证据显示两者存在关联。

   这种做法引起布朗家人和民权人士普遍质疑。他们认为,警方试图以不相关的信息“抹黑”受害者的人格,为警方的“过错”寻找道义借口。

   美国知名民权运动人士阿尔·沙普顿反问:“你们(警方)是在告诉我,因为(抢了)三四根雪茄,你就有权开枪打死人么?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执法部门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事实上,美国司法部早在14日就建议当地警方不要公布布朗涉嫌抢劫的监控视频,担心这种做法会激怒公众,但后者15日执意公布。

   其他执法机构也对当地警方这种做法提出质疑,认为抢劫行为与枪击案不存在可证实的关联。

   BBC援引评论人士乔希·马歇尔的话报道,警方公布布朗为抢劫嫌疑人,丝毫不能为开枪打死他的行为“正名”,反而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警方对案件应对毫无准备、缺乏线索,在面对事态越来越失控时只能抛出故事的另一个部分。

   根据密苏里州法律,“当理性认为有必要立即使用致命武器实现逮捕目的,或者认为即将被逮捕者……已经犯下或者企图犯下重罪时”,执法人员可以使用致命武器。不过,警方已经承认威尔逊不知道布朗有抢劫案嫌疑,也就失去了开枪的这一合法理由。

   “我们要清楚地申明,”霍华德大学非洲裔美国人学系负责人格雷格·卡尔说,“如果目的是试图为谋杀布朗‘正名’,弗格森警方乃至美国就是在玩火。”(徐超 新华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