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畜牧业信息化推进转向纵深发展

17.03.2017  20:27

 

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河南省畜牧业信息化平台框架已经搭建完成。今年,省畜牧业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将全方位着力完善信息化平台功能。

近年来,省畜牧局按照“两级部署、四层使用”的原则,采取自上而下、部门联动、多措并举等手段,在制度建设、网络扩容、人员培训、综合办公系统建设、业务应用系统研发、数据整合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利用信息化优势逐步改变了传统工作方法,有效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至目前,河南省畜牧兽医执法办案、河南省畜禽养殖监管服务、河南省防疫检疫综合管理、河南省奶业监管服务、河南省饲料工业综合管理、河南省医政药政综合管理、统一认证及单点登录等网络办公系统均已完成开发,其中部分系统已进入测试、验收阶段。

全省各级畜牧部门数据交换机制已基本建立,在部分业务单位和漯河、济源两试点市进行了数据调用和异地传输测试,初步实现了“职属管理、逻辑互通、有限协同、独立应用”的目标。

河南省防疫检疫综合管理系统的建立,大力提高了政府采购疫苗的认购、运输效率,也显著提升了对政府采购疫苗的监管效能。网上办事系统的开通,已有两家许可批次的兽药企业、31家许可批次的饲料企业进行了网上申请,及时获得了网上审批。

全省涉牧数据库基础数据类型上报率达到75%,中心数据库共录入人员信息4万多条。其中,省动物疫控中心实验室管理系统去年接待登记849次,接待样品份数2.4552万份,检测样品7.2526万份次,自动生成检测报告431份,为疫情预警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研判依据。

下一步,河南省将建立省、市、县三级统筹协同工作推进机制和管理体制,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服务平台,完善数据监测、分析、发布、服务制度,最终实现平台互通、系统互联、数据共享。

在市级政务综合平台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市级业务平台,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县级终端和涉牧企业终端建设。2017年,力争实现5个以上市级业务平台、100个县级终端和涉牧企业终端之间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实时处理。

建设扩充全省生产数据库、执法数据库、信用数据库等主题数据库,搭建全省畜牧业数据治理、数据开发、数据标签、数据建模、数据搜索等数据能力中心。2017年,力争基本建立起集数据监测、分析、发布和服务于一体的省级数据云平台模型,初步测试本地数据备份和异地容灾备份相结合的数据安全管理方式。

着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形成全方面、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网络,并满足政务综合管理、日常监管、应急处置和决策指挥需要。2017年,力争将行业统计监测、监管评估、信息管理、预警防控、指挥调度、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政务,实现网上办公平台运行测试,为最终形成覆盖全省县级以上畜牧部门的视频会商系统和智能化、可视化应急指挥体系奠定基础。

培育壮大神州牧易、六畜兴网、鲜易网、新融农牧等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电商企业与涉牧企业深度对接。2017年,力争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试运行农业展会在线展示和交易。

对畜牧业生产进行物联网改造,加强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以猪牛羊禽规模化养殖企业为重点,建设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化养殖基地,实现试点企业养殖环境监控、精准饲喂和废弃物自动处理。2017年,力争建成1~2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