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同性传播已成为上海艾滋病传播重要途径

21.11.2015  11:59

原标题: 男男同性传播已成为上海艾滋病传播重要途径

  “我国艾滋病新发现病例传播途径继续演变。男男同性传播,已成为本市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今天上午警告说,男男性行为人群,应该成为目前预防艾滋病疫情扩散的防控重点之一。这一点,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有调查显示,“男同”群体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知行分离。也就是说,尽管同性恋者中有不少高学历者,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很高,但是他们安全套的使用率持续偏低。

  这位知名的传染病专家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历年传播途径构成比》图表,我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例以来“传播途径”的持续演变清晰可见。2014年,我国艾滋病新发现病例中,性传播构成比达92.2%,异性传播病例占66.4%,男性同性传播占25.8%。

  “与前20年以注射毒品(44.2%)、经血传播为主要原因完全不同,艾滋病异性传播的比例在最近10年中明显增加,从11.3%猛增到占三分之二以上。”需要引起关注的是,与异性传播比例同时飙升的,还有男性同性传播:从2005年的0.3%“起步”,2010年“跨越”一成大关,占12%,2014年迅速“上窜”至四分之一强,达25.8%。

  卢教授进一步指出,有几组数据尤为突出。 一是全国15-24岁青年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上升明显,2014年较上一年同期增加20%,其中青年学生病例同比增加58.8%;二是青年学生病例中,以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者为主,2014年占比高达81.6%。

  “上海的数据同样触目惊心!”卢洪洲告诉记者,最新获得的分析数据看,2008年,上海男性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异性传播占38%为最多,其余按占比多少分别依次为毒品、同性(20%)、血制品、母婴、采血浆等等。2009年起至2014年,异性传播略在“波动”,目前为34%;毒品等其它因素合并占约5%; 而通过男男同性传播途径感染,占男性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61%

  如何切实有效地降低艾滋病的感染风险?今天开幕的“2015 年长三角艾滋病诊疗协作网年会暨新发传染病诊断治疗研讨班”上,卢洪洲教授以一席“男男同性恋或将成为艾滋病传播重要途径”的主题演讲抛砖引玉。他中呼吁说,青年学生们必须懂得真爱自己!同时,学校、疾控部门、医疗机构、社会志愿者等方方面面,也需要拿出措施,一道努力。

  另据悉,作为上海艾滋病定点收治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目前已经将艾滋病的宣教重点放到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