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能否脱霾 未来十天不乐观

01.12.2015  07:24

  昨天中午,不少市民打开手机里的空气质量软件,不禁吓了一跳:12时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高达221,为重度污染。市环境监测中心、市中心气象台前天预报的次日空气质量还是良到轻度污染。对于预报失准的原因,及未来几日本市空气质量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市环境监测中心专家。

  为什么预报出现偏差

  市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前天之所以预报次日空气质量为良到轻度污染,是考虑到控制本市的高压入海,区域上空的风向由西北风、偏北风逐步转为东到东北风,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西北方向向上海输送污染物的“风道”暂时关闭,而来自东方海面的风相对清洁,这些条件都有助于污染物的扩散。

  出人意料的是,上海的空气质量状况反而更糟。据解释,尽管风向的确发生了变化,但由于地面加热的作用,造成气层不稳定,本市局部地区出现“辐合”现象,相关区域内的气流从四周向中心流动,反而有助于污染物的聚集,而且“海风”的风力很弱,无法穿透到发生“辐合”现象的中心,也就无法吹散其中聚集的污染物。形象地讲,就好像空中形成了一只漏斗,四周各种风把污染物都“”进了这个漏斗。

  此外,昨天的大雾天气加重了空气的湿度,会使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稍有膨胀,反而加强其在空中悬浮的能力,从而加剧空气污染的程度。

  保障联动方案启动

  截至昨天21时,本市已连续9小时陷入空气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考虑到明天又将有北方冷空气南下,加之北方出现大面积的污染气团,本市气象和环境监测部门判断未来10天内,在区域输送和本地污染物累积的“夹击”下,本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本市昨天13时第一次启动今年年底空气质量保障联动方案,采取一系列针对冬季空气污染的临时管控措施。方案实施期间,外环线以内区域、郊区区政府所在地,将全天禁止建筑构件破拆、建设工地脚手架拆除、房屋拆除等作业;工程渣土运输车辆不得在管控区域上路行驶;22时至次日6时禁止夜间施工作业。扬尘严重的道路则增加两次冲洗作业,有条件的路段增加喷雾降尘一至两次。

  市、区县有关部门还迅速对重点区域和企业的管控预案和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市环境监察总队昨天在闵行区吴泾镇下辖的双溪村铁路沿线,发现一个砂石堆场及搅拌站正在从事废旧钢筋混凝土块的破碎及钢筋收集作业,未采取任何防尘措施,西南侧场地上还在露天焚烧垃圾。据了解,这个堆场及搅拌站系村里擅自将集体所有土地租赁给外来人员从事无证堆场码头的经营。监察人员当即联系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向村委会提出立即采取防尘措施,并在重污染天气下停止作业的要求,下一步还将依法进行查处。

  浦东机场多个航班备降

  本报讯(记者梁建刚)上海昨天严重的雾霾天气,对民航产生了一定影响。截至昨天19时,浦东机场能见度为700米,不得不启动二类运行,一些航班备降或延误。

  截至19时,浦东机场备降虹桥机场的航班已有HO1388、HO1357、MU208、MU5200等多架次。

  记者从吴淞边检站获悉,昨天凌晨因大雾弥漫、能见度低,长江口深水航道实施临时管制,致使上海港全港近70艘国际船舶取消出入境(港)计划。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