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区域内公交线逐步“成网”建设

05.08.2015  14:06

  原标题:区域内公交线逐步“成网”建设

  东方网8月5日消息:通勤要畅,公交先行。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昨天透露,本市将进一步推进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借此化解特大城市的交通困局,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

  今年新增140公里公交专用道

  孙建平介绍,按照“一路一线、区域成网、方便换乘”原则,上海把以往单线调整模式,逐步转变为区域整体调整的新模式,让区域内的公交线路“成网”,方便换乘。目前全市共有公交线路1395条,正在推进区域调整。今年1月至6月,全市共延伸、新辟和调整公交线路118条,其中新辟23条,调整90条,撤销5条;全市“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已达173条,上半年新辟12条,下半年还将再辟18条。目前,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15条,运营里程达到577公里,站点总数339座。年内计划建成12号线西段等40公里新线,安全有序推进5号线南延伸等128公里在建工程,确保8号线三期、13号线三期等88公里新线项目年内启动建设。

  今年本市还将结合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提升早、晚高峰时段公交运行速度,重点聚焦可实施、可操作的公交专用道项目,在评估既有160公里公交专用道的基础上,再新增公交专用道约140公里,预计今年底,全市公交专用道里程将达到300公里,可服务606条次公交线路、192.3万乘次/小时公交客流。

  至2017年,公交站点内环内3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内外环之间、郊区新城内部和新市镇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全面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基础的公共交通网络,不断改善和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减少私家车使用率。

  “滚烫”候车椅将包裹橡胶

  公交线网不断完善的同时,乘坐舒适度也需同步提升。

  针对不少老年市民反映的不锈钢公交候车椅在烈日下“滚烫”无法就坐,且部分座椅平面倾斜度过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孙建平表示,经多次论证已决定试用耐磨性较好的橡胶材料包裹现有不锈钢座椅,并选择在老年乘客较多的中心城区医院附近的公交站点试点。近期已改造完成长风社区卫生中心、真如社区卫生中心附近等三座公交候车座椅,乘客反映良好。为扩大试点范围,目前开始对市中心黄浦区瑞金医院周边公交站点改造,为广大乘客特别是老年乘客提供更舒适的候车条件。

  针对部分候车亭座椅平面倾斜度过大、老年人坐了容易向下滑的问题,交通主管部门决定有计划地逐步实施“坡改平”。今年年底前,计划完成重点区域200个倾斜候车椅的改造,明年再改造400个,剩余的400多个倾斜座椅到2017年全部完成改造。